[实用新型]太阳能聚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132.6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卢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正杰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7/182;F24J2/02;F24J2/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聚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面反射装置,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聚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藏能源的不断开采与利用,我们始终面临着能源枯竭的威胁,并且传统的能源给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污染。所以,寻求替代新型能源刻不容缓。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永续利用的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
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需要在反射面上支撑有利用太阳能的装置,例如盛放茶壶或者炒菜灶的支架,由于支架需承受一定的重力,所以结构一般比较复杂,造成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简单、实用的太阳能聚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太阳能聚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聚集装置,包括总支架、一次反射凹镜、二次反射凹镜,所述总支架的上端与一次反射凹镜的背面(非反射面)连接,所述二次反射凹镜支撑于一次反射凹镜的焦点的上方、且二次反射凹镜和一次反射凹镜的焦点重合,所述一次反射凹镜在二次反射凹镜的反射平行光路上开有透光孔。
具体使用时,使一次反射凹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其反射面而聚集在凹镜面前的焦点上,由于二次反射凹镜和一次反射凹镜的焦点重合,相当于光源在二次反射凹镜的焦点上,所发出的光经二次反射凹镜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通过透过孔射出。
基于上述过程,太阳光能经聚集后产生大量热能,然后反射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利用,例如在太阳光经二次反射后直接照射的位置放置利用太阳能来做饭、热水的器具,这样使用非常方便,不用将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炒菜灶、茶壶等)架设在一次反射面上,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只需将二次反射凹镜架设在一次反射凹镜上就行,由于二次反射凹镜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将二次反射凹镜架设在一次反射凹镜上很容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反射凹镜,2-二次反射凹镜,3-透光孔,4-总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聚集装置,包括总支架4、一次反射凹镜1、二次反射凹镜2,所述总支架4的上端与一次反射凹镜1的背面(非反射面)连接,所述二次反射凹镜2支撑于一次反射凹镜1的焦点的上方、且二次反射凹镜2和一次反射凹镜1的焦点重合,所述一次反射凹镜1在二次反射凹镜2的反射平行光路上开有透光孔3。
具体实施时,所述一次反射凹镜1和二次反射凹镜2用镀银或镀铝玻璃镜,或者涤纶薄膜镀铝材料抛光镜面的反射板。所述总支架4的上端通过旋转球头与一次反射凹镜1的背面活动连接,这样,一次反射凹镜1相对于总支架4可以沿任意方向旋转,增加其灵活性。二次反射凹镜2利用支杆支撑在一次反射凹镜1的焦点的上方。
具体使用时,由于二次反射凹镜2相对于一次反射凹镜1来说,体积很小,绝大多数太阳光能够直接射入一次反射凹镜1的反射面上,充分利用太阳能。旋转一次反射凹镜的位置,使其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其反射面而聚集在凹镜面前的焦点上,由于二次反射凹镜和一次反射凹镜的焦点重合,相当于光源在二次反射凹镜的焦点上,所发出的光经二次反射凹镜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通过透过孔射出。
基于上述过程,太阳光能经聚集后产生大量热能,然后反射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利用,例如在太阳光经二次反射后直接照射的位置放置利用太阳能来做饭、热水的器具,这样使用非常方便,不用将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炒菜灶、茶壶等)架设在一次反射面上,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只需将二次反射凹镜通过支杆架设在一次反射凹镜上就行,由于二次反射凹镜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将二次反射凹镜架设在一次反射凹镜上很容易实现。并且,即使在停电、停气的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地利用此装置来做饭,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正杰,未经卢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