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栽培食用菌的U型土窑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029.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望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栽培 食用菌 窑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栽培食用菌的U型土窑洞,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有大量的空房和闲置房,这些都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菇房,但要清扫干净,要通风,能保温保湿,其中在农村用土窑洞作为栽培食用菌菇房最为常见,但是现有的土窑洞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土窑洞菇房温度较恒定,不利于食用菌发菌期29℃的温度需求;2、土窑洞通风条件差;3、土窑洞菇房容易返潮,栽培中喷水管理难以掌控;4、土窑洞连续栽培2~3年后杂菌滋生发生严重,且土窑洞难以消毒处理,影响产量严重时甚至绝收;5、土窑洞菇房易坍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温度较易控制、通风条件好、不易返潮、能有效抑制杂菌滋生、延长窑洞使用年限的用于栽培食用菌的U型土窑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栽培食用菌的U型土窑洞,包括窑洞、通风设备和喷水设备,窑洞内部为U形,窑洞的两个出口处均安装有门窗,窑洞的侧壁的底部均砌有清水墙,且窑洞的墙壁、地面、洞顶处均设置有硬化层,通风设备设置在窑洞的两个出口处,喷水设备布置在窑洞的地面上。
所述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和排气扇,风机和排气扇分别安装在窑洞两个出口处的门窗上。
所述硬化层的材料为C10砼。
所述的喷水设备包括多个喷头,多个喷头均与设置在地面上的供水管网相通,且均匀分布在窑洞1内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传统的相邻两间土窑洞最里端打通,成为U型土窑洞来实现,在窑洞的出口处安装门窗和通风设备,使本实用新型温度易于控制且通风条件得到改善。
2、本实用新型将洞内墙壁以及地面硬化,在窑洞内设置喷水设备,能有效减少返潮现象,改善喷水条件,方便消毒处理,避免了杂菌滋生。
3、本实用新型在每个窑洞两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水墙,加固了土窑洞的根基,使土窑洞菇房不易坍塌,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延长了土窑洞菇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为土窑洞、2为门窗、3为清水墙、4为硬化层、5为通风设备、6为喷水设备、7为风机、8为排气扇、9为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栽培食用菌的U型土窑洞,包括窑洞1、通风设备5和喷水设备6,窑洞1内部为U形,窑洞1的两个出口处均安装有门窗2,窑洞1的侧壁的底部均砌有清水墙3,且窑洞1的墙壁、地面、洞顶处均设置有硬化层4,通风设备5设置在窑洞1的两个出口处,喷水设备6布置在窑洞1的地面上。
所述的通风设备5包括风机7和排气扇8,风机7和排气扇8分别安装在窑洞1两个出口处的门窗2上。
所述硬化层4的材料为C10砼。
所述的喷水设备6包括多个喷头9,多个喷头9均与设置在地面上的供水管网相通,且均匀分布在窑洞1内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可全新挖掘,也可利用农村的闲置土窑洞改造而成。利用本实用新型栽培双孢菇,每年可利用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使之变废为宝,避免了农民田间焚烧秸秆,禽畜粪便污染环境等现象发生,有力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拉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望,未经郭伟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草漂浮育苗装置
- 下一篇:二级缓冲式跨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