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1106.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徐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发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射装置,尤其涉及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充电一般通过电源适配器,采用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手机的传统充电方式。这种充电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一方面,频繁的插拔容易损坏接头,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而且,如果家人一起旅行需要带很多个电源适配器,携带很不方便。即使在家中,很多个电源适配器也使家里显得很零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无线充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设置有线圈槽;
安装在壳体内的电磁感应装置,电磁感应装置包括主板、灯板和线圈组件,灯板和线圈组件与主板相连接,主板的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电磁感应装置还设有磁体,磁体固定在线圈组件中间,线圈组件固定在下壳体的所述线圈槽内,线圈组件与线圈槽之间设置有泡棉。
其有益效果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线圈组件发送电磁能量传送到内置或附加在电子产品上的接收器上,然后接收器把电磁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从而有效地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泡棉固定线圈组件,起着缓冲作用,避免线圈组件上的磁体跌落造成断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壳体的角部位置设置有螺纹柱,上壳体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扣位槽。
其有益效果是,使上、下壳体连接更加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壳体的角部位置设置有螺纹槽,下壳体的四周边缘设置有扣位销。
其有益效果是,使上、下壳体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保护内部的电磁感应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泡棉上设置有双面胶。
其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泡棉与线圈组件、泡棉与下壳体的线圈槽紧固的粘合在一起,防止线圈组件与线圈槽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光孔,导光孔内侧设置有导光片槽,导光片槽内设置有导光片。
其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导光片与LED灯的稳定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纹槽内设置有沉头螺丝,沉头螺丝上设置有脚垫。
其有益效果是,沉头螺丝进一步固定上、下壳体,使二者结合更稳固;脚垫实现了产品防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板上设置有LED灯,LED灯与导光片的第一端连接,导光片的第二端置于导光孔内。
其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无线充电装置是否工作的有效显示,导光片把壳体内部指示灯光的光线传导出来,使用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器发射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泡棉与线圈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组件与线圈槽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片与导光片槽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导光片与导光孔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上壳体的卡接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的卡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器的发射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磁感应装置2。
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下壳体12设置有线圈槽13。
电磁感应装置2包括主板21、灯板22和线圈组件23,灯板22和线圈组件23与主板21相连接,主板21的电源接口24与外接电源(图中未显示)相连接。
电磁感应装置2还设有磁体25,磁体25固定在线圈组件23的中间,线圈组件23固定在下壳体12的线圈槽13内,线圈组件23与线圈槽13之间设置有泡棉26,在泡棉26上设置有双面胶27,用来把线圈组件23牢固的固定在线圈槽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吸浆虫智能淘土器抓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卡盘软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