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洞装饰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441.8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洞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沿着汽车车身的车门开口周缘部设置的凸缘上的门洞装饰条(opening trim)。
背景技术
在沿着汽车车身的车门开口周缘部设置的板状的凸缘101上,例如安装有图9所示这样的门洞装饰条10。
门洞装饰条10包括: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安装基部11,凸缘101以从开口侧插入的方式嵌入上述安装基部11,该安装基部11由车外侧侧壁11a、车内侧侧壁11b及将两个侧壁11a、11b连接的底壁11c构成;多个突条部12,这些突条部12设置在安装基部11的车外侧侧壁11a的内侧(车内侧),并与从安装基部11的开口侧插入的凸缘101的车外侧侧面滑动接触;以及截面呈大致舌状的保持唇部13,该保持唇部13设置在车内侧侧壁11b的内侧(车外侧),并与上述从安装基部11的开口侧插入的凸缘101的车内侧侧面滑动接触,在安装基部11上埋设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芯材14。此外,在车内侧侧壁11b与底壁11c连接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朝车内侧延伸的截面呈大致舌状的装饰唇部15(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门洞装饰条10形成为在关车门时使车外侧侧壁11a与设于车门侧的中空密封部(未图示)弹性接触来对车内外进行密封。
此外,已知有在车外侧侧壁11a设置中空密封部,并在关车门时使设于门洞装饰条侧的中空密封部与车门弹性接触来对车内侧进行密封的门洞装饰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77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93417号公报
在上述这种门洞装饰条10中,为了实现轻量化,由海绵材料来形成安装基部11、突条部12及保持唇部13,对于芯材14,可使用树脂制或薄壁的金属制的芯材。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保持力降低,因此,存在门洞装饰条10很容易从凸缘101中被拔出这样的问题。
对此,虽然也有通过增厚保持唇部13的壁厚或改变材质来提高刚性的方法,但若保持唇部13的刚性过强,则特别是在芯材14为树脂制或薄壁的金属制的芯材的情况下,无法用该芯材14对安装基部11的形状进行支撑,如图10所示,一旦在将门洞装饰条10相对于凸缘101拔出的方向(图10中的下侧)上施加有力,则存在安装基部11的开口变宽、产生所谓的“咧开”现象而使保持力越来越小这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虽然在靠近主唇部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辅助唇部来使保持力增大,但存在当凸缘的板厚发生变化时便无法应对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需要在车内侧多设置一个截面形状较大的凸缘保持用唇部,因此,存在结构变复杂且材料费变高这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中,虽然通过从车内侧保持唇部的车外侧面设置截面呈大致半圆形的突起部,并设置与突起部连续且弯曲形成为凹状的部位来应对凸缘板厚的变化,但在凸缘的板厚大幅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凸缘从一个变为三个的情况下,或者相反从三个变为一个的情况下,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便很难应对凸缘板厚的变化。也就是说,即便能够应对凸缘从一个变为两个、从两个变为三个或是反过来这样的、变化一个凸缘的厚度的情况,也很难应对变化两个凸缘这样的厚度大幅变化的情况,从而在凸缘从三个变为一个的情况下,对于凸缘的保持力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凸缘的板厚大幅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发挥足够的保持力的门洞装饰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门洞装饰条(30)包括: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安装基部(31),该安装基部(31)安装在沿着汽车车身的车门开口周缘部设置的凸缘(102、103)上,由车外侧侧壁(31a)、车内侧侧壁(31b)及连接两个侧壁(31a、31b)的底壁(31c)构成;突条部(32),该突条部(32)设置在上述车外侧侧壁(31a)的内侧,并与上述凸缘(102、103)的车外侧侧面滑动接触;截面呈大致舌状的保持唇部(33),该保持唇部(33)设置成从上述车内侧侧壁(31b)的内侧朝上述底壁(31c)侧倾斜且朝向上述车外侧侧壁(31a)延伸,并与上述凸缘(102、103)的车内侧侧面滑动接触;以及芯材(34),该芯材(34)埋设在上述安装基部(31)中,其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