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281.7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冯练军;王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网络连接器,如RJ系列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自绝缘本体后端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自绝缘本体前端安装入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通过倒刺与绝缘本体两侧面上的卡槽相互卡持而避免所述遮蔽壳体退出。
上述遮蔽壳体虽然通过倒刺与绝缘本体进行了卡扣,但是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还是会形成一定的间隙,在组装使用过程中,所述遮蔽壳体容易被掀起,造成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的间隙加大,既影响了产品外观,又容易导致遮蔽壳体从绝缘本体上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稳定固持的电连接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插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面、底面、两侧面、及开设于绝缘本体内开口朝前的插口,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上有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绝缘本体两侧面之间形成有开口朝前的固持槽,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壁的后端部收容固持于所述固持槽内。
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的固持槽中间设有分隔部将所述固持槽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遮蔽壳体的后端部设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槽的分隔部上的槽口。
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还包括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基部,所述分隔部连接所述绝缘本体的侧面与固持部的基部。
所述固持槽的端缘处设有倾斜的导引面。
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上设有卡扣凸块,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对应扣持于所述卡扣凸块上的卡孔。
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位于固持部前方设有卡槽,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壁设有扣持于所述卡槽内的倒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绝缘本体的两侧面上设有固持部以将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壁固持于绝缘本体内,从而避免了所述遮蔽壳体容易从绝缘本体上掀开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沿图3所示虚线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插置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0、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围的遮蔽壳体20。
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及开设于主体部11内的插口14,所述主体部11包括顶面12、底面(未标号)、及两侧面13。所述顶面上设有卡扣凸块15,所述两侧面13设有卡槽16、及设于卡槽16后端并与插口14同方向的固持部17。所述固持部17包括基部171、固持槽172、及设于固持槽172中间的分隔部173,所述固持槽172的开口端缘设有倾斜的导引面174,所述分隔部173将所述固持槽17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固持部17与绝缘本体10一体成型,所述分隔部173连接所述固持部17的基部171与绝缘本体10的侧面13,所述固持槽172位于固持部17的基部171与绝缘本体10的侧面13之间。
所述导电端子30自绝缘本体10后端插置于所述插口14内。
所述遮蔽壳体20包括顶壁21、底壁(未图示)、两侧壁22、及形成于两侧壁22下的焊接脚25。所述遮蔽壳体20前端还设有与绝缘本体10的插口14对应的开口27。所述顶壁21两侧设有收容卡扣所述绝缘本体10顶面12的卡扣凸块15的卡孔23。所述两侧壁22上设有对应卡扣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两侧面13的卡槽16内的倒刺24。所述遮蔽壳体20的两侧壁22的后端部部分卡入所述绝缘本体10的固持部17的固持槽172内,防止遮蔽壳体20被从绝缘本体10上掀开。所述遮蔽壳体20的两侧壁22的后端部还设有狭长的槽口26,所述槽口26对应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0固持部17的分隔部173上,进一步固持所述遮蔽壳体20的位置,并限制遮蔽壳体20位于绝缘本体10上下方向的位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绝缘本体10的两侧面13上设有固持部17以将所述遮蔽壳体20的两侧壁22固持于绝缘本体10内,从而避免了所述遮蔽壳体20容易从绝缘本体10上掀开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