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芳香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0233.8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军民;杨大兵;滕江黎;唐三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23/12 | 分类号: | D06M23/12;D06M15/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芳香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产品作为重要的纺织服装辅料品及装饰用品,起到美化主体产品作用,具有提高主体产品附加值和提升主体产品档次的作用。
例如ZL 201020302574.1公开的双条拉花丝带,包括两条拉花带,两条拉花带之间通过连接纬线相连,在多条连接纬线之间放置有拉条带。
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织带的产品越来丰富,客户对织带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作为内衣装饰及玩具类装饰,要求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的要求尤为强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织带只着眼于外观的设计而忽略功能设计的空白,提供一种香味浓郁、清新、留香的时间长的芳香织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芳香织带,包括平直条状的带体,所述带体由相互交错编织的经纱和纬纱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的间隙中嵌设有香精微胶囊,所述香精微胶囊由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和包覆在球状小囊泡内的香精分子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为了制备留香时间较长的芳香织带产品,通过预先对织带进行表面阳离子接枝预处理,再采用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覆膜材料选用环糊精)来包覆香精分子制成香精微胶囊,它赋予织带持久的清香愉悦功能,更重要的是制作出来的织带香味可保持1-2年,耐水洗可达50次。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错编织时所形成的纱间隙。
纱间隙由经纱和纬纱在交错编织时产生的纱间隙,香精微胶囊比较容易嵌设于此,我们还可以采用环保型低温粘合剂进行对香精微胶囊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间隙还包括组成每根经纱或纬纱的这一股纱线绞缠时所形成的线间隙。
线间隙由组成每根经纱或纬纱的这一股纱线绞缠时产生的线间隙,香精微胶囊也容易嵌设于此,我们还可以采用环保型低温粘合剂进行对香精微胶囊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芳香织带留香的时间长,香味浓郁、清新,闻之则有提神醒脑功能,使人精神振奋,心胸开阔;另外,进行摩擦揉搓,香味更加浓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纬纱,2-经纱,3-纱间隙,4-香精微胶囊,5-线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芳香织带,包括平直条状的带体,带体由相互交错编织的经纱2和纬纱1组成,带体上有由经纱2和纬纱1交错编织时所形成的纱间隙3,纱间隙3中嵌设有香精微胶囊4,香精微胶囊4由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和包覆在球状小囊泡内的香精分子组合而成。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芳香织带,包括平直条状的带体,带体由相互交错编织的经纱2和纬纱1组成,带体上有由组成每根经纱2或纬纱1的这一股纱线绞缠时所形成的线间隙5,线间隙5中嵌设有香精微胶囊4,香精微胶囊4由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和包覆在球状小囊泡内的香精分子组合而成。
实施例3:一种芳香织带,包括平直条状的带体,带体有由相互交错编织的经纱2和纬纱1组成,带体上有由经纱2和纬纱1交错编织时所形成的纱间隙3,带体上还有由组成每根经纱2或纬纱1的这一股纱线绞缠时所形成的线间隙5,纱间隙3和线间隙5中均嵌设有香精微胶囊4,香精微胶囊4由具有一定通透性的球状小囊泡和包覆在球状小囊泡内的香精分子组合而成。
实用:本实用新型芳香织带留香的时间长,香味浓郁、清新,闻之则有提神醒脑功能,使人精神振奋,心胸开阔;另外,进行摩擦揉搓,香味更加浓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纸匀度的装置
- 下一篇:碳纤维纱断纱用针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