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灭蚊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9884.5 | 申请日: | 201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柴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学勤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8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灭蚊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灭蚊灯。
背景技术
蚊子是四害之一,在潮湿闷热的夏季里,极为影响人们的生活休息及身体健康。灭蚊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灭蚊喷剂、固体蚊香占使用中的主导地位,而电子灭蚊灯也已投入使用,并逐渐盛行起来,灭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蚊子吸引过来,使其触电身亡,采用高效诱蚊灯管,对蚊虫等有害飞虫都有引诱作用,通过静电电击能够瞬间杀灭飞虫。目前市场上的灭蚊灯包括顶盖、灭蚊壳体以及底座,顶盖内部装有灭蚊灯,灭蚊壳体内安装电机及吸风扇叶,这种结构的灭蚊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顶盖与灭蚊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或格栅,供蚊虫飞进来,但是由于间隙过大,往往会出现未被杀死的蚊虫从格栅处逃逸,造成蚊虫捕杀效率不高;二是落入灭蚊壳体内蚊虫尸骸的清理问题,由于顶盖与灭蚊壳体之间连接结构比较复杂,拆装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三是在捕蚊时,电机启动,底座不稳,容易造成灭蚊灯倾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灭蚊灯蚊虫捕杀效率不高,清理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灭蚊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灭蚊灯,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灭蚊壳体以及与灭蚊壳体装配的顶盖,顶盖整体为格栅网罩结构,顶盖下周圈与灭蚊壳体上周圈采用螺纹装配,灭蚊壳体内上方装有诱蚊灯管,底座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灭蚊壳体底部,输出轴末端装有吸风扇叶。
所述底座下部设有真空橡胶吸盘,当灭蚊灯放置在桌面或是其它地方时,可利用真空橡胶吸盘的强大吸力,牢牢固定,不易倾倒;所述灭蚊壳体及顶盖均为半球形,采用螺纹装配时,整体结构比较可靠,而且外形美观;所述顶盖上设有挂钩,可便于灭蚊灯在悬挂时使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顶盖采用格栅网罩结构可以防止蚊虫的逃逸和飘出,提高了灭虫的效率,顶盖与灭蚊壳体采用螺纹装配,易于拆装,操作简便,易于清理,提高了灭蚊灯的环境卫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灭蚊壳体;3-顶盖;4-诱蚊灯管;5-电机;6-吸风扇叶;7-挂钩;8-真空橡胶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灭蚊灯,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上的灭蚊壳体2以及与灭蚊壳体装配的顶盖3,灭蚊壳体2及顶盖3均为半球形,底座1下部设有真空橡胶吸盘8,顶盖整体为格栅网罩结构,顶盖3下周圈与灭蚊壳体2上周圈采用螺纹装配,灭蚊壳体2内上方装有诱蚊灯管4,底座1内安装有电机5,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灭蚊壳体2底部,输出轴末端装有吸风扇叶6。顶盖3上设有挂钩7。
使用时,由诱蚊灯管将蚊虫引诱并通过顶盖上的格栅网罩进入到顶盖内,吸风扇叶旋转将蚊虫的尸骸吸至灭蚊壳体下部,待灭蚊壳体内的蚊虫尸骸越积越多时,可将顶盖与灭蚊壳体拆开,将灭蚊壳体内的蚊虫尸骸倒出来,然后装配好,继续使用。可将灭蚊灯通过真空橡胶吸盘放置在桌面上,也可通过顶盖上的挂钩悬挂在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学勤,未经柴学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9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