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装式油雾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9650.0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海润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装式油雾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用油雾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顶装式油雾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大型水力发电系统中,水轮机组通常配备上、下及推力轴承油槽。当水轮机工作时,大轴在油槽中旋转,搅动油槽中的润滑油环形流动产生气泡,部分气泡进入轴承摩擦部位,破坏润滑油膜,使机组产生振动,破坏水轮机的“稳态”运行。
水轮发电机中各导轴承和推力轴承内转动惯量极大的转轴将油槽内的润滑油甩起后又被流动的气流冲散成更细小的油滴而形成油雾。它会随发电机的冷却空气进入发电机内部,也会随流动的空气逸出到机组的其它部位而造成污染,这就是水轮发电机组中常有的油雾逸出的原因。而各轴承油槽内被溅起的润滑油因内挡油环与轴径间的间隙而被甩出,这就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内甩油现象。
逸出的油雾进入发电机内就会造成定子线棒、引线、阻尼环、转子磁极等污染,在机架、底板、支架和支臂等部件表面形成黑色的油污层,油污对线棒等的绝缘造成腐蚀,加速了老化过程。发电机气隙中的铁磁性粉状物质被粘到线棒上危害就更大,定子通风槽和磁极外表面等处的油污清扫起来就十分困难,加大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个别的部位又难以清扫到,给发电机的正常运行留下很大的威胁隐患。转子下部的制动环被油污覆盖无疑会加长停机制动的时间,风闸与制动环的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便可能使其表面的油污形成烟雾,其危害后果就更为严重,所以当前解决水轮发电机组的油雾逸出问题就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装式油雾分离器,主要解决了水轮机发电机组中油雾逸出的问题,本油雾分离器对油槽中的油烟雾进行有效收集、分离,并在油槽中形成负压,使气泡急速逸出,增强机组的稳定性,避免环境污染,降低润滑油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装式油雾分离器,本油雾分离器为顶装式,安装在油箱的顶部;油雾分离器底部设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上设有油雾进口;安装法兰的一侧设有支撑管并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内部设有吸油雾管;支撑管一端设有支撑板,且支撑管与支撑板相连;支撑板上设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板以及吸油雾管相连通;支撑板上还设有涡流风机,涡流风机有吸风管和出风管,吸风管和滤芯组件相通,出风管通向大气;吸油雾管上设有回油管,回油管穿过安装法兰插入油箱最低油位以下。
所述的涡流风机的吸风管与出风管之间设有真空调节装置;所述的滤芯组件是“M”结构的聚酯纤维滤芯。
所述的安装法兰只有一个法兰接口;所述的涡流风机沿轴线竖直放置。
所述的回油管上设有窥视镜;所述的吸油雾管一端装有真空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雾分离器对油槽中的油烟雾进行有效收集、分离,并在油槽中形成负压,使气泡急速逸出,增强机组的稳定性,避免环境污染,降低润滑油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雾分离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雾分离器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雾分离器的俯视图。
1、油箱,2、安装法兰,3、油雾进口,4、支撑管,5、吸油雾管,6、支撑板,7、滤芯组件,8、涡流风机,9、吸风管,10、出风管,11、回油管,12、真空调节装置,13、窥视镜,14、真空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结合图2、图3所示,一种顶装式油雾分离器,本油雾分离器为顶装式,安装在油箱1的顶部;油雾分离器底部设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2上设有油雾进口3;安装法兰2的一侧设有支撑管4并与支撑管4连接,支撑管4内部设有吸油雾管5,吸油雾管5和支撑管4合二为一,安装不需要独立的支架;支撑管4一端设有支撑板6,且支撑管4与支撑板6相连;支撑板6上设有滤芯组件7,滤芯组件7的一端与支撑板6以及吸油雾管5相连通;支撑板6上还设有涡流风机8,涡流风机8有吸风管9和出风管10,吸风管9和滤芯组件7相通,出风管10通向大气;吸油雾管5上设有回油管11,回油管11穿过安装法兰2插入油箱最低油位以下,油箱1不需专门开设回油口。
所述的涡流风机8的吸风管9与出风管10之间设有真空调节装置12,可对涡流风机8的吸入风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油槽的真空度。
所述的滤芯组件7是“M”结构的聚酯纤维滤芯,当油烟雾通过聚酯纤维滤芯7时,独特的“M”结构保证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使得烟雾从内层向外经过时,渐渐凝结成“油滴”,油滴在滤芯外层(导流层)沿重力方向滑落,积聚在油雾分离器的回油管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海润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富阳海润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9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