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流道卷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8769.6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包进锋;张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10 | 分类号: | B01D6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流道卷式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流道卷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卷式膜组件具有单位体积内膜面积大、没有断丝等特点广泛应用在水处理和工艺过程领域。膜在工业上的应用首先在纯水制备领域,待处理的原水通常是自来水或地表水,经过简单的预处理(砂滤、碳滤)就直接进入反渗透膜系统。目前,卷式膜也被应用在中水回用和特种分离领域。中水回用和物料分离领域由于原液成分复杂且通常所含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较多,通常要经过严格的预处理,即通常经过超滤处理(SDI<3)之后再进入卷式膜组件。目前市场上的卷式膜在中水回用和物料分离的缺陷:1、进水流道较窄,悬浮物和胶体容易在流道中积累,因此需经过严格的预处理。如果原水水质波动很大或预处理没有严格进行,都将可能使卷式膜组件流道堵塞;2、目前卷式膜流道采用长方形或菱形隔网,长方形或菱形隔网的四个角易产生污染物的沉积。卷式膜流道堵塞的后果是:膜组件的压差增大,产水量降低,严重时可能将损坏膜组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卷式膜存在进水流道窄,悬浮物、胶体及其他污染物易堵塞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道不易堵塞、膜使用寿命高的宽流道卷式膜组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宽流道卷式膜组件,包括径向卷绕在产水管上的进水导流网、膜片、产水导流网,所述进水导流网的纵截面为复数个相互连接的邻边重合的上长方形,所述的上长方形中空无顶边,上长方形的中空区域形成绕径向相通的上进水流道。由于流道变宽且采用直通的结构,膜的污染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导流网的纵截面有复数个相互连接的邻边重合的下长方形,所述的下长方形中空无底边,下长方形的顶边与上长方形的底边重合,下长方形的中空区域形成绕径向相通的下进水流道。上、下宽流道增加了进水能力,悬浮物、胶体及其他污染物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宽流道卷式膜组件采用凸凹组合的结构,形成上、下进水流道,具有流道不易堵塞,膜的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如果采用包含此结构进水导流网的反渗透膜,可完成除杂和脱盐双重功能,代替目前的超滤+反渗透工艺;在特种物料分离领域,如果采用采用包含此结构进水导流网纳滤膜,可一步完成除杂和一价盐的脱水除,替代超滤+纳纳滤工艺。如果采用该结构的卷式超滤膜,可完成不同较大分子量物质的分离而通量衰减缓慢,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水导流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宽流道卷式膜组件,包括径向卷绕在产水管上的进水导流网1、膜片2、产水导流网3,所述进水导流网1的纵截面为复数个相互连接的邻边重合的上长方形,所述的上长方形中空无顶边,上长方形的中空区域形成绕径向相通的上进水流道4。进水导流网1的纵截面还有复数个相互连接的邻边重合的下长方形,所述的下长方形中空无底边,下长方形的顶边与上长方形的底边重合,下长方形的中空区域形成绕径向相通的下进水流道5。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RC专用中高温热源形式转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流板除沫器旋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