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8509.9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傅霖来;王东琳;谢会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7 | 分类号: | A61B1/07;A61B17/94;A61B1/05;A61B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ct 复合 内窥镜 成像 系统 | ||
1.一种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计算控制单元控制的带有OCT成像系统和光电成像或导像光纤束成像系统的内窥镜成像装置;所述内窥镜成像装置包括参考臂和带有样品臂的内窥镜;所述内窥镜中设有多个通道,所述通道中设有OCT成像探头、光电成像探头或导像光纤束和导光纤维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成像装置还包括扫频光源、可见光源、冷光源、探测器、2*1光纤耦合器和混合器;所述扫频光源将触发信号发送至计算控制单元;所述扫频光源和所述可见光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2*1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2*1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混合器连接,所述混合器的光路输出端口分别连接到参考臂和样品臂;所述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混合器的电气信号输出端口,其输出端连接计算控制单元;所述冷光源与所述样品臂中的导光纤维束连接;所述样品臂中的光电成像器件或导像光纤束的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以模拟电信号传输至计算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臂由聚焦透镜和带有涂层的固定反射镜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控制单元包括数据采集卡、CPU中心、显示单元和驱动控制板;所述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分别与扫频光源电气信号端、探测器输出端和所述样品臂中的光电成像通道连接,其输出端通过CPU中心连接到显示单元;所述驱动控制板的输入端连接CPU中心,输出端分别连接数据采集卡和OCT成像探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为诊断内窥镜时设有4个或5个通道;其为4个通道时包括:一个OCT成像探头通道,两个导光纤维束通道和一个光电成像成像探头通道或一个导像光纤束通道;其为5个通道时包括:一个OCT成像探头通道,两个导光纤维束通道和两个光电成像探头通道或两个导像光纤束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为诊断和手术复合内窥镜时设有5个通道;包括:一个OCT成像探头通道,两个导光纤维束通道,一个光电成像成像探头通道或一个导像光纤束通道和一个手术器械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柄接口模块、连接管和内窥镜前端;所述连接管为柔性连接管或软硬性连接管或硬性连接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中设有固定孔径通道,所述OCT成像探头直接插入该固定孔径通道中,通过拉伸OCT成像探头连接管调整探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CT成像探头包括MEMS微镜、透镜组件、窗口、电连接部分和管壳;所述透镜组件将输入光束聚焦并经MEMS微镜反射后,透过窗口射在样品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CT成像探头中还包括固定反射镜,所述透镜组件将输入光束聚焦并经固定反射镜反射后射向MEMS微镜,再经MEMS微镜反射后透过窗口射在样品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或9或10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CT成像探头与内窥镜通道采用粘结或焊接的连接方式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调整所述内窥镜位置来调整探头窗口与样品所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T的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CT成像探头有侧向、前向和侧前向三种扫描成像工作方式;其为侧向时,探头窗口设置于OCT成像探头侧壁;其为前向或侧前向时,探头窗口设置于OCT成像探头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5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