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熨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8438.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熨药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中医领域中使用的熨药盒。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目前,在热效和药效相结合的体外疗法中,常用的加热方法有艾药条、艾柱、炒药、蒸药等,常用的熨引工具有布袋装热药,电熨斗、热水袋、电水壶、热毛巾、蒸炒器皿、大口玻璃瓶等。治疗中要生火、炒药、反复更换、包药包、翻秋药物,或反复更换传热器具和灸料。灸料、加热器具和药包温度太高则烫人,凉了又效果不好。其中药熨、熨引等施治方式,要有医生和助手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热效和药效结合的体外疗法是治病捷径,只因缺乏科学、适用性强的工具,以至其施治程序比较麻烦,缺乏规范,因而未能常用于临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热效和药效相结合的中医熨药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熨药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上盖有盒盖,在盒体内断面装设隔垫,隔垫将盒体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药室,下层为灸室;在灸室所处的盒体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紧贴灸室所处盒体的内壁表面设有石棉,灸室中心区域空间为燃料室;药室上方的盒盖中心为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盒体周围外表面沿圆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带子用的耳孔。
进一步地,盒盖外面包裹有一层纱布,纱布向内折进盒盖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同时盒内药物性质基本上无外界空间挥发,大幅度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因而可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有利于热效和药效相结合的体外疗法的推广应用,造福相关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盒体,2为隔垫,3为盒盖,4为纱布,5为石棉,6为透气孔,7为耳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中医熨药盒,包括盒体1,盒体1上盖有盒盖3,在盒体1内断面装设隔垫2,隔垫2将盒体1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药室,下层为灸室;在灸室所处的盒体1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6,紧贴灸室所处盒体1的内壁表面设有石棉5,灸室中心区域空间为燃料室,燃料室用于添加燃料;药室上方的盒盖3中心为开口结构。
盒体1周围外表面沿圆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带子用的耳孔7。
盒盖3外面包裹有一层纱布4,纱布4向内折进盒盖3内侧面。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星,未经王洪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8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罐用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外科手术操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