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过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7979.3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詹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G13/10;A61G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过床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用过床器主要用于手术后(或全麻)病人由手术台移到推车上时,或由平车转移至病床,或做各项检查治疗需要搬动病人时,为保证病人颈部及全身以正常的姿态移动,减少因不当搬运导致病患伤害或意外,保证病人的血压及各项生理指标稳定,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过床器内部材料质地笨重,外部用布套包裹,由于表面不平整在转移病人时操作步骤频繁,费时、费力,加大护士工作量,况且许多家属第一次接触术后患者,经常因为方法不对,导致患者到病床时间延长,容易诱发医疗事故,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另外由于过床器是公用医疗器材,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医用过床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过床器,包括基板和镂孔,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连接装置,上、下基本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构成基板,所述镂孔包括把手孔和去重孔,把手孔位于上、下基板的非连接端并与该基板构成把手,去重孔位于上、下基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的基板的外形可以为矩形、椭圆形、圆角矩形、八边形或者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成圆弧形的四边形的一种,基板的最长处长为160-200cm,最宽处宽为60-80cm,所述的把手孔有两个,该孔近似为椭圆形在于所述的去重孔有四或八个,该孔可以为矩形、椭圆形、圆角矩形或者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成圆弧形的四边形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费用低、可折叠,携带方便,边缘有去重孔,减轻重量,使用方便快捷,搬运病人省时省力,不受床位高度差限制,同时便于清洁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为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成圆弧形的四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形为矩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形为圆角矩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形为八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1、把手孔;2、上基板;3、去重孔;4、连接装置;5、下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根据图1,一种医用过床器,包括基板和镂孔,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连接装置,上、下基本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构成基板,所述镂孔包括把手孔和去重孔,把手孔位于上、下基板的非连接端并与该基板构成把手,去重孔位于上、下基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的基板的外形为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成圆弧形的四边形,基板的长为180cm,宽为70cm,基板采用轻便的材质制成,所述的把手孔有两个,该孔近似为椭圆形,所述的去重孔有四个,该孔为者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成圆弧形的四边形。
实施例二:根据图2,所述的基板制成矩形,所述的去重孔有四个,且都加工成矩形。
实施例三:根据图3,所述的基板制成圆角矩形,所述的去重孔有八个,且都加工成圆角矩形。
实施例四:根据图4,所述的基板制成八边形,所述的去重孔有八个,且都加工成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病人从一张床搬到另一张床上时,将病人侧翻约30°,将本实用新型展开并使其滑入病人身体下方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将病人放平一人站在搬运侧,双手拉病人躯干上的衣物,通过本实用新型轻松将病人滑至另一床上,实现安全、平稳、省力、快捷地搬运病人,同时不受床位高低差的限制,使用后,用消毒液清洗基板可以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未经洛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7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伸缩缝的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