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沉铜的挂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7692.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华;陆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武平县金典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18 | 分类号: | H05K3/18;C25D17/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64302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板沉铜 挂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B板沉铜的挂篮。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简称PCB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印刷线路板的制作包括焊盘、过孔、阻焊层、丝印层、沉铜等部分的工序。沉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通孔的印制线路板的生产加工中,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方法在非导电基材上沉积一层铜,继而通过后续的电镀方法加厚使之达到设计的特定厚度。
目前业界中在沉铜PCB板时使用的挂篮,包括一个箱形框架,该箱形框架的结构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而PCB板制造商的工程部以客户要求和降低公司成本为参考点,会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拼板,大板的尺寸超过1000*500MM,小板的尺寸有小于200*200MM(采用边角料进行生成,节约成本)。这样小尺寸PCB板无法与大尺寸的PCB板一起正常沉铜,且现有的挂篮一次性沉铜PCB板,只能在挂篮的一层中放置PCB板,这样PCB板进行沉铜的数量就比较少,企业生成效率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沉铜的挂篮,其结构简单,能对不同规格的PCB板进行沉铜,且该挂篮有上下两层,增加了PCB板进行沉铜的数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B板沉铜的挂篮,包括一长方体结构的骨架,还包括两第一滑杆、两第二滑杆、两第三滑杆、第一活动块、至少两个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两所述第一滑杆对应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左右两侧面;两所述第二滑杆对应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左右两侧面,且位于所述两第一滑杆的下方;两所述第三滑杆对应设置于所述骨架的左右两侧面,且位于所述两第二滑杆的下方,并位于所述骨架底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滑杆之间,并在可选择的状态下与两第一滑杆固紧连接,该第一活动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复述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骨架的前侧面,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块相向对应设置,该第一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复述个第二凹槽;所述两个第二活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滑杆之间,并在可选择的状态下与两第二滑杆固紧连接,两个第二活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复述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活动块可滑动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三滑杆之间,并在可选择的状态下与两第三滑杆固紧连接,该第三活动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复述个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骨架的前侧面,且与所述第三活动块相向对应设置,该第二固定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复述个第五凹槽;所述骨架的底面包括复述个平行设置的底板,且各底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复述个第六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第六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该活动块两端的第一滑座,该两第一滑座分别与所述两第一滑杆滑接;所述两第一滑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螺丝,该第一限位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一滑杆二者间的连接面并进行锁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该活动块两端的第二滑座,该两第二滑座分别与所述两第二滑杆滑接;所述两第二滑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该第二限位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座与第二滑杆二者间的连接面并进行锁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活动块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该活动块两端的第三滑座,该两第三滑座分别与所述两第三滑杆滑接;所述两第三滑座均设置有第三限位螺丝,该第三限位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滑座与第三滑杆二者间的连接面并进行锁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一固定块形成了一个空间;第二固定块、骨架的底板、第三活动块形成了另一个空间;这样挂篮就形成了上下两层的结构;其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可分别在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三滑杆上进行滑动调节,从而能对不同规格的PCB板进行沉铜,且该挂篮有上下两层,增加了PCB板进行沉铜的数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武平县金典精密电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武平县金典精密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7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