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直接烧焦炭的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7611.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9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43/08 | 分类号: | F02B43/08;F01N5/02;C10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烧焦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内燃机,特别涉及一种可直接烧焦炭的内燃机,属于载运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依据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大约为1180~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大约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 天然气储备估计在131800~152900兆立方米,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如何克服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在这种世界经济中,高科技术和生态可以承载的区域性经济形式将得以发展。生物质燃料能源 目前全球农用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约有4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森林覆盖,荒漠地区的面积约为4900万平方公里。光合作用的年产量(包括自然生长的植物和粮食生产)目前大约是2200亿吨干坏料,这大约相当于每年80亿吨生化资料所提供的能量,只需不到1200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和林地面积(不计沼气的能力)。相对于石油而言,我国的煤炭储量较为丰富,而且利用废弃木材制作木炭可以暂时缓解能源危机。
汽车内燃机是一个及其成熟产品,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几十年几乎没有改变,内燃机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也有烧天然气的。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CO2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因此,需要寻求新的燃料。如果能直接用普通的焦炭或木炭作为内燃机的燃料,一方面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木炭为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暂时缓解石油危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烧焦炭的内燃机,解决目前内燃机燃料缺乏及影响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直接烧焦炭的内燃机,包括内燃机1、进气管2、排气管3、燃气炉4、储气罐36;进气管2、排气管3与内燃机1、燃气炉4连接,储气罐36与燃气炉4连接。
所述燃气炉4包括透气压板5、燃气产生炉9、CO2进气鼓风机12、存渣箱15、半球燃烧室17、半球燃烧网23、燃气冷却过滤器25、双层密封顶盖29、储水箱35;透气压板5安装在燃气产生炉9上端,防止向上气体产生烟尘,燃气产生炉9安装在燃气炉4内,燃气炉4下侧设有CO2进气室13,CO2进气鼓风机12与CO2进气室13连接,燃气炉4内设有环状出渣口14,存储渣15安装在燃气炉4下端,其右下侧设有存渣箱拉手20,存储渣15下端安设有重力传感器16,半球燃烧网23安装在燃气炉4内,半球燃烧室17安装在燃气炉4内的半球燃烧网23下端,燃气冷却过滤器25安装在燃气炉4出口,使得燃气尽快冷却,双侧密封顶盖29安装在燃气炉4的顶端,方便添加焦炭及防止热量散失,储水箱35安装在双侧密封顶盖29上端,燃气炉4外侧设有排气保温层6、真空绝热层7,真空绝热层7内设有真空抽气口8。
所述排气管3上设有保温热气管10、CO2输入管11、排气管尾端24,保温热气管10与排气保温层6连接,利用废气的高温对燃气产生炉9构成外围保温层,保证最内层燃气产生炉9处于高温状态,避免热量散失,CO2输入管11通过CO2进气鼓风机12与CO2进气室13连接,储气罐36通过排气管尾端24与排气管3连接。
所述半球燃烧室17包括输氧管19、输氧鼓风机21、燃气回输管22;燃气回输管22与半球燃烧室17连接,其上设有打火头18,燃气回输管22通过输氧管19与输氧鼓风机21连接。所述燃气冷却过滤器25输出端设有燃气输出口26,其右上侧设有输氧进气管28,输氧进气管28上安设有输氧进气管控制阀27,燃气冷却过滤器25下侧设有水蒸气输送管32、其与CO2输入管11连接。所述储水箱35上端设有水箱盖34,其右下侧设有输水管33,输水管33与燃气冷却过滤器25连接。所述透气压板5采用陶瓷材料,具有双层结构,且设有多个圆孔,两层孔的位置交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7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通用发电机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中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