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6618.7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邹胜光;宋文寿;王清龙;张泽鹏;李振群;杨奕士;沈洪林;王灿杰;陈天丛;孙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成型 应力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模具主要由上模、下模、冲头、凹模等构成,冲压件的成型方式主要靠冲头与凹模的配合完成,为了便于冲压件成型,减少毛刺,减少成型时的摩擦力,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在冲压之前可在冷冲压板材上涂油,常用的涂油方式大都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它包括上模座、上模垫板、上模板、固定板、复合冲头;所述的固定板、上模板、上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的复合冲头由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依次贴合构成,复合冲头的上部固定在上模板内,在第一冲头与第二冲头之间、第二冲头与第三冲头之间分别设有注油口。
与注油口相通管路分别穿过第一冲头和第三冲头、上模垫板,在上模座内会合后穿出上模座。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之间设有注油口,润滑油可通过注油口自动流入冲头与冷冲压板材之间,节省了人工涂油工序,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它包括上模座1、上模垫板2、上模板3、固定板4、复合冲头5。
所述的固定板4、上模板3、上模垫板2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上模座1上。
所述的复合冲头5由第一冲头51、第二冲头52、第三冲头53依次贴合构成,复合冲头5的上部固定在上模板3内,在第一冲头51与第二冲头52之间、第二冲头52与第三冲头53之间分别设有注油口6,该注油口6通过管路61与注油机相连。所述的与注油口6相通的管路61分别穿过第一冲头51和第三冲头53、上模垫板2,在上模座1内会合后穿出上模座1。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冲头上增设注油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捷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6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境和任务级负荷控制
- 下一篇:带有翻料功能的粉团输送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