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6013.8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冯珺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回潮 气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回潮机主要用于制丝生产线上,对分切(分片)后的烟片进行真空回潮处理,适度提高烟叶的温度和含水率,松散烟片,减小造碎,去除烟片中的青杂气,改善成品烟丝的吸味,有利于加料、加香工序中糖料、香精的吸收,同时起到杀虫灭卵的作用。故真空回潮机在烟草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蝶阀的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圆盘围绕阀轴(即圆盘的径向)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阀门的效果。蝶阀适用于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煤气、冷热空气、化工冶炼和发电环保等工程系统中输送各种腐蚀性、非腐蚀性流体介质的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截断介质的流动。
真空回潮机使用的破空阀和抽真空阀门采用的阀门类型为蝶阀,蝶阀的关闭件蝶阀翻板通过一旋转轴控制开启和关闭,其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采用滑动摩擦的方式配合,未采取任何减少摩擦和防尘的措施,摩擦力大,磨损会导致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引起旋转轴运行轨迹的改变,造成设备性能的下降,减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大了零件的更换频率和生产成本。且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如果采用滑动摩擦的方式配合,当蝶阀在开启或关闭时,容易出现阀门卡滞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滑动摩擦而导致的产生间隙和阀门卡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它包括蝶阀翻板,蝶阀翻板沿径向与一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套有两个支撑壳,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套有轴承,轴承的外圆周面与支撑壳配合,轴承的内圆周面与旋转轴配合。
优选的,轴承为滚针轴承。
由于在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套有轴承,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构的灵活性,杜绝了阀门卡滞的现象。
优选的,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还套有防尘密封圈,防尘密封圈的内圆周面与旋转轴配合,防尘密封圈的外圆周面与支撑壳配合。更进一步的优选,防尘密封圈与轴承贴合。
防尘密封圈防止灰尘进入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减少了灰尘对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相对运动的影响,防尘密封圈与轴承的贴合,能更好的保护轴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旋转轴上套有轴承及防尘密封圈,使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提高了设备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零件的更换频率和生产成本;且旋转轴与支撑壳之间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配合,大大提高了机构的灵活性,使蝶阀在开启或关闭时,灵敏可靠,杜绝了阀门卡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回潮机气动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蝶阀翻板
2 旋转轴
3 支撑壳
4 轴承
5 防尘密封圈
6 第一连接杆
7 第二连接杆
8 第三连接杆
9 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6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