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5364.7 | 申请日: | 201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现代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B6/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工艺导光板除了入光面,另外3边为亮面,LED所发出的光无法完全利用,并且相对与发光面采用的是反射片与导光板本体贴合的结构使光在反射面上反射然后从发光面出射,加工工序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摒弃现有技术之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便,有效提高光源利用率的导光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扩散片和棱镜片,所述的棱镜片两端面分别设置所述的扩散片,在所述的其中一扩散片一端面设置所述的导光板本体,所述的导光板本体包括发光面、反光面和侧面,所述的导光板本体的发光面设置所述的扩散片,所述的侧面的一面为入光面,另外三面侧面分别为与入光面相对的一面和与入光面相邻的两面,所述的三面侧面与所述的反光面镀有一金属层。
所述的金属层的厚度为0.01mm-0.02mm。所述的金属层为一镀银金属层。所述的反光面带有网点。所述的入光面设置有微结构,所述的微结构为锯齿。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在发光面的结构上依照传统的工艺制作,传统的导光板本体的反光面设置有反射层,一般采用反射片来贴合,但是侧边没有反射层,并且侧边出现漏光现象,使光源利用率不高,通过在侧边和反光面镀金属层,使光源不从侧边漏光,将所发出的光聚集在导光板内,使背光源整体能量提高30%左右,工艺上,由于不使用反射片,可以通过统一工序(即镀金属层)即可使需要的设置金属片的反光面也有反光的效果。另外通过金属层把光经过反射,从发光面射出,亮度增加并且出射光更加均匀,当然可以根据性能选择不同的金属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导光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扩散片3和棱镜片2,所述的棱镜片2两端面分别设置所述的扩散片3,在所述的其中一扩散片3一端面设置所述的导光板本体1,所述的导光板本体1包括发光面8、反光面6和侧面5,所述的反光面6与所述的发光面8相对,所述的导光板的本体1的发光面8设置所述的扩散片3,所述的侧面5的一面为入光面7,另外三面侧面5分别为与入光面7相对的一面和与入光面7相邻的两面,所述的三面侧面5与所述的反光面6镀有一金属层4。镀上金属层4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光学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如图1所示,图中的带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将发出的光聚集在导光板本体1内,使背光源整体能量提高30%左右。
上述金属层4的厚度为0.01mm-0.02mm。所述的金属层4为一镀银金属层4。所述的反光面6带有网点,该网点能有效对光进行反射和散射,使出射光更加均匀。所述的入光面7设置有微结构,所述的微结构为锯齿,该微结构也是为了能更好反射入射光。
以上所述,仅是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等同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现代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现代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5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