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化炉激冷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4942.5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敏;蒙军;杨磊;罗春桃;井云环;刘洪刚;袁炜;马文瑞;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炉激冷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激冷环。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煤炭转化成为清洁煤气,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煤气化技术应用气化炉设备,目前常用的有水煤浆气化炉、干煤粉气化炉等,原料在气化炉燃烧室内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成的高温粗煤气和熔渣从渣口排出,经过激冷环和下降管进入激冷室内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粗煤气进入洗涤系统,固体熔渣则由锁斗排出气化炉。其中,激冷环是激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上端与燃烧室渣口下部固定连接,下端与下降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激冷环的作用是将激冷水均匀分布在下降管的内壁上,形成水膜,从而为从渣口排出的高温粗煤气和熔渣降温,并保护下降管免受高温粗煤气和熔渣的冲刷、腐蚀。
激冷环一般包括环状的激冷水分配室、与激冷水分配室相通的激冷水输送管、以及下降管的上端部分,激冷水分配室与下降管之间形成激冷水环隙。激冷水从激冷水输送管进入激冷水分配室,经激冷水环隙流出,沿下降管内壁表面流下,形成水膜。该激冷环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激冷水在分配室中流速较小,对激冷环的降温效果不佳;第二,激冷水从环隙沿下降管内壁直接流下,在下降管上停留时间短,难以有效地起到保护效果;第三,激冷水分配室在高温粗煤气和熔渣的冲击下容易变形,进而封闭激冷水环隙,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气化炉激冷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化炉激冷环,包括内环管、外环管、激冷水输送管和下降管的上端部分,其中内环管与外环管形成激冷水分配室,激冷水输送管与所述激冷水分配室连通,外环管与下降管上端固定连接,内环管的下端与下降管之间形成激冷水环隙,位于激冷水分配室中的下降管部分的内壁圆周上设有凸出的导流叶片,且所述导流叶片与下降管内壁接触的侧边与下降管轴线方向的夹角α为0度<α<90度。
优选地,所述夹角α为30-70度,优选为45度。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沿所述下降管内壁圆周均匀、平行地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为三角形、锥形、梯形或矩形。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的下端位于所述激冷水环隙内,且所述导流叶片的下端向所述下降管内部凸出的高度为6-12mm。优选地,所述激冷水环隙的宽度大于所述导流叶片下端向所述下降管内部凸出的高度,且为6-14mm。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与下降管内壁接触的侧边长度为6-10cm。
优选地,所述激冷水输送管的数目为2-5个,优选为3-4个。
所述激冷水输送管可以垂直于所述外环管,也可以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与所述外环管呈一定的角度。优选地,所述激冷水输送管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外环管的夹角为30-90度,优选为45度。这样可以使激冷水在激冷水分配室内形成环流,以进一步延长激冷水在下降管表面的停留时间。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焊接在所述下降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激冷水输入流速不变的情况下,导流叶片的存在增大了激冷水流速,增强了激冷水对激冷环的降温效果。
(2)导流叶片的存在,使激冷水沿下降管内壁旋转流下,延长了激冷水在下降管表面的停留时间,尤其增大了下降管上部的易变形区域的水膜厚度和流速,从而使下降管得到有效保护。
(3)导流叶片的下端位于激冷水环隙内时,使激冷水环隙的宽度至少保持导流叶片下端向下降管内部凸出的高度的距离,从而避免激冷水环隙被封闭,使激冷水能够顺利流出,保护下降管。
(4)激冷水输送管在水平方向上与外环管呈一定角度,则激冷水在激冷水分配室内形成环流,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激冷水在下降管表面的停留时间,增大了下降管上部的易变形区域的水膜厚度和流速,更有效地保护下降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冷环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激冷环上的导流叶片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其他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