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机土料抛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4551.3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军;王军;李思忠;程永辉;刘伟;程发斌;杜寿兵;杨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机 土料抛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土料抛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实现移动式抛填、土料的分层抛填和动态成型的离心机土料抛填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研究土坝和路堤的变形、稳定等问题,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应用于土工离心机上的各种专用设备也应运而生。离心机土料抛填设备是一套可在离心场下工作的试验设备,当离心机运行时,能通过该设备将无粘性土料受控抛入模型箱中,形成不同的断面和厚度,给试验者提供一种动态下的模型成型手段。
目前离心机上使用的土料抛填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一次性抛填,另一种是移动式多次抛填。图9是固定式一次性抛填装置,将内置多层隔板的大料箱固定在模型箱上。首先在不同的隔板层预装不同量的土料,一次性将土坝或路堤的模型做好;当离心机运转后,液压缸打开闸门,土料模型全部被抛入模型箱中,一次成型。固定式一次性抛填装置的抛填断面效果好,大G值重力场下料箱强度与稳定性好、可抛土料多;但由于是一次性抛填,无法实现分层抛填和动态成型。图10是料箱移动式多次抛填装置,设计了可移动的小料箱结构。首先在小料箱中装入一定的土料;当离心机运转后,料箱在主液压缸的作用下移动到某个位置,液压缸打开闸门,土料被抛入模型箱中;下次再移动到其他位置进行抛填。移动式抛填装置抛填断面效果好,可实现分层及动态抛填;但由于大G值重力场下移动装置的强度与稳定行差,料箱及预装的土料不能太重,每次土料抛填完毕需要停机才能预装土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移动式抛填、土料的分层抛填、动态成型,而且断面成型效果好、一次性可装土料多的离心机土料抛填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心机土料抛填装置,包括储料装置、抛料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安装于离心机中的转臂上,所述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上方,所述抛料装置和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模型箱上并放置在吊篮内,所述吊篮的离心场大于所述转臂的离心场。
通过设置大容量储料装置和小容量抛料装置,可实现移动式抛填。这种双料箱结构在大G值重力场环境下稳定性好、强度高,不会引起移动机构的过负载等问题。支撑装置用来控制抛料箱的运动和位置,来实现模型箱长度方向上土料的分层抛填、动态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是,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安装有由第一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开闭的储料箱闸门,所述第一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导轨和安装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安装座与设有出料口一端的储料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储料箱闸门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所述储料箱闸门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设有出料口一端的储料箱的外壁上,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检测储料箱闸门开口大小的第一位移传感器。
通过第一液压缸控制储料箱闸门开闭,离心机运转后,第一液压缸打开储料箱闸门,储料箱中土料进入抛料箱中。抛料箱上安装了称重传感器,可检测从储料箱进入抛料箱中的土料量,当达到需要的土料量时,第一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储料箱闸门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是,所述抛料装置包括抛料箱,所述抛料装置包括抛料箱,所述抛料箱的底端设有抛料口,所述抛料口安装有由第二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开闭的抛料箱闸门,所述第二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导轨和安装于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缸安装座与所述抛料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抛料箱闸门通过螺母连接,所述抛料箱闸门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抛料箱的底板上,所述抛料箱的底板上安装有能够检测抛料箱闸门开口大小的第二位移传感器。
通过第二液压缸控制抛料箱闸门的开闭,离心机运转后,第二液压缸打开抛料箱闸门,抛料箱中土料抛入模型箱内。需要给抛料箱中供给土料时,第一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储料箱闸门的开启,土料进入抛料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巧克力霹雳果
- 下一篇:一种SBR改性沥青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