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电源的缺相及错相检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4149.5 | 申请日: | 2012-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9 | 分类号: | H02H7/09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源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电源的稳压调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相电源的缺相及错相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三相电源中有A相、B相以及C相之分。假如按照A、B、C的相序电源接入电动机,电动机正转;而按照A、C、B相序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是反转。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对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情况下不允许出现反相。在正常运行中,一旦相序反相,运转方向也将发生改变,对此在传运设备的控制中必需引入相序检测,否则将会造成设备故障,甚至人身伤害。现有技术也存在相序检测的电路,但现有相序检测电路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及生活的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的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无需高耐压的缺相及错相检测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无需高耐压的三相电源的缺相及错相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相电源的错相及缺相保护电路,包括信号转换电路100、信号采集电路200和信号处理及驱动电路300,信号转换电路100的输出端与信号采集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200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及驱动电路300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及驱动电路300收到错相或缺相信号则发出保护信号。
其中,信号转换电路100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6、电压互感器T1、电压互感器T2、电压互感器T3、电容C1、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10和电容C13;
信号采集电路200包括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2、电容C3、电容C6、电容C8、电容C 9、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芯片U2和晶振Y1; 信号处理及驱动电路300包括电阻R28、排阻R10、芯片U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
接线端子P1的第一脚P101与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一输入端T201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3的第一输入端T301连接;
接线端子P1的第二脚P102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1的第一输入端T101,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二输入端T202连接;
接线端子P1的第三脚P103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1的第二输入端T102,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3的第二输入端T302连接;
电压互感器T1的第一输出端T103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T1的第二输出端T104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芯片U2的第十三脚U213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芯片U2的第十四脚U214连接;
电压互感器T2的第一输出端T203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二输出端T204与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芯片U2的第十六脚U216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芯片U2的第十七脚U217连接; 电压互感器T3的第一输出端T303与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6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T3的第二输出端T304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与芯片U2的第十九脚U219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芯片U2的第二十脚U220连接;
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静电外墙砖
- 下一篇:无极性纳米陶瓷高效节能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