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4137.2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雷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6 | 分类号: | B60K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盘 功能 转换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一种仪表盘上用以进行功能转换控制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汽车往往仅设置一个仪表盘,为使一个仪表盘能够显示不同的数据信息,通常设置了显示切换功能,通过按压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对仪表盘的显示进行切换。
汽车仪表盘的结构日趋复杂,功能在日益增多,这势必需要有更多的按键,来实现功能的转换。然而,目前在仪表上往往只有一到两个按钮,难以满足需要。普通仪表的一个按键孔只有一个按钮,这不但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而且,也不美观,很难与最新的仪表风格匹配。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可以有效匹配最新仪表的风格的组合按键,就很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节约按键孔位、外形美观的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结构,仪表盘后机壳上设置有两个彼此平行的通向前玻璃的通风管,通风管在前玻璃处形成窗口构成按键孔,各通风管内分别安装有由两个端部伸出窗口的拉杆构成的拉杆组,两拉杆组相对称设置,四个拉杆共面平行,各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L形支杆,L形支杆的水平段与拉杆底端固定,其竖直段向下,与安装在后机壳内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微型短路器相对,两组拉杆中两个内侧的拉杆通过横梁连接,两个外侧的拉杆通过另一横梁连接,刚性横杆在中间将两横梁连接,并向下延伸出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结构,按压通风管内拉杆组的一个拉杆时,拉杆向下,带动其底端的L形支杆向下,L形支杆的竖直段向下按压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微型短路器,使电路板切换,实现仪表盘的显示切换。同时,其一个按键孔内设置有两个按键,在不增加按键孔的情况下,实现了双倍按键的设置,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很容易的匹配最新仪表的风格。
附图说明
图1 是一种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的安装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剖视图。
图3 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4 是一种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的立体示意图。
图5 是图4的侧视图。
图6 是图4的后视图。
图7 是图4的主视图。
图8 是图4的俯视图。
图9 是一种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 是图9的侧视图。
图11 是图9的后视图。
图12是图9 的主视图。
图13 是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仪表盘后机壳10上设置有两个彼此平行的通向前玻璃20的通风管34,通风管在前玻璃处形成窗口22,各通风管内分别安装有由两个端部伸出窗口的拉杆120构成的拉杆组,两拉杆组相对称设置,四个拉杆120共面平行,各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由水平段132和竖直段134构成的L形支杆130,L形支杆的水平段与拉杆底端固定,其竖直段向下,与安装在后机壳内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微型短路器52相对,两组拉杆中两个内侧的拉杆通过横梁150连接,两个外侧的拉杆通过另一横梁160连接,刚性横杆162在中间将两横梁连接,并向下延伸出定位销164。
如图4、图5,拉杆120与L形支杆130的水平段132之间可设置三角形构件136,以加强拉杆与L形支杆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2、图4、图8,各拉杆的顶端设置扩张器140,以方便人手进行操作。同组拉杆的两个扩张器140可共同构成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扩张器140部分位于窗口内侧、部分位于窗口外侧,其位于窗口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大于窗口尺寸的加强筋142,用以定位,从而可限制拉杆朝仪表盘外部移动的范围。
如图2、图7,各组拉杆组的两拉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应力弹性抓170,应力弹性抓分别位于两拉杆的外侧,与通风管的壁面相抵压,通过应力弹性抓170实现拉杆120在通风管32内的定位。
通风管的侧壁上可以设置轮齿36,如图2,通过应力弹性抓与轮齿相协调来确定拉杆的变址。应力弹性抓170可自身直接支撑轮齿36,也可以通过应力弹性抓170上设置一个横向的凸起部件172用以支撑轮齿,如图5。
实施例2,如图9-13,一种仪表盘功能转换按键结构,其各通风管安装的拉杆组仅为一根拉杆120,拉杆的端部伸出窗口22,顶端设置扩张器,扩张器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几何形状。两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由水平段132和竖直段134构成的L形支杆,L形支杆的水平段与拉杆底端固定,其竖直段向下,L形支杆通过三角形构件136与拉杆的底端连接;两拉杆的底端通过横梁150相连接,横梁的中部并向下延伸出定位销164。拉杆120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应力弹性抓170,通过应力弹性抓170实现拉杆120在通风管内的定位。通风管内壁上可设置与应力弹性抓对应的轮齿36,通过应力弹性抓与轮齿相协调来确定拉杆的变址。应力弹性抓170可自身直接支撑轮齿36,也可以通过应力弹性抓170上设置一个横向的凸起部件172用以支撑轮齿,如图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用多挡转换正弦波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汽车电动摺叠式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