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换挡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618.1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连水梅;刘鑫;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J15/5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自动 补偿 装置 换挡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换挡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在高原或寒冷的地区,常常会产生冻雨天气,此时如果变速器操纵使用软轴操纵,一旦冻雨淋到软轴的推拉杆上就容易使软轴推拉杆和导向管冻在一起,难以操纵,严重影响行驶安全,而且软轴本身耐寒性差,遇高寒塑料结构的衬套及护管容易硬脆,影响换选挡舒适性及软轴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驾驶室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四点悬浮驾驶室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怎样适应四点悬浮驾驶室大幅度的振动成为硬杆操纵的难题。而多连杆及伸缩杆结构的硬杆操纵机构因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困难,很少被整车主机厂采用。
为此,不少整车厂家放弃了在四点悬浮驾驶室上使用硬杆操纵,甚至有些厂家为了适应客户的变速器硬杆操纵要求而建议客户放弃使用四点悬浮驾驶室。因此一种解决四点悬浮驾驶室大幅振动的硬杆操纵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适应四点悬浮驾驶室大幅振动的带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换挡操纵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变速器可使用硬杆操纵装置,从而解决因驾驶室大幅跳动原因不能布置硬杆操纵的难题,进而提高整车的舒适性,给驾乘人员带来安全和舒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带间隙自动补偿装置的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支承板、下端与支承板连接的固定罩、与固定罩上端连接的小防尘罩、位于小防尘罩和固定罩内的关节轴承、换挡轴、锁紧法兰螺母、换挡杆总成、支架总成,所述小防尘罩和固定罩外设置有变形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变形缓冲机构包括下端与固定罩的下端连接的缓冲橡胶罩,所述缓冲橡胶罩的上端与防尘固定座连接,所述防尘固定座通过防尘罩压板与大防尘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大防尘罩的上端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套装在换挡杆总成的操纵杆上,所述小防尘罩和固定罩外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缓冲橡胶罩与小防尘罩、固定罩之间构成的空腔内,所述弹簧呈预压缩状态,弹簧的上端通过防尘固定座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弹簧的上端与防尘固定座内圆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弹簧的预压缩量大于50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固定罩和防尘固定座的边缘分别带有一圈凹槽结构,所述缓冲橡胶罩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放置于防尘固定座和固定罩的凹槽结构内并与凹槽结构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防尘固定座上设置有上倒钩结构,所述大防尘罩的下端设置有与防尘固定座上的上倒钩结构配合连接的下倒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防尘罩压板上端设置有向外折弯部,所述向外折弯部将大防尘罩下端和防尘固定座紧扣在一起,所述防尘罩压板上还带有弹性钩片,所述弹性钩片与防尘固定座内圆上的凸台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安装支承板上的防尘罩固定座支撑着缓冲橡胶罩和弹簧,缓冲橡胶罩和弹簧安装正确之后受到驾驶室的预压缩,压缩量大于50mm。当驾驶室往上跳动时,缓冲橡胶罩和弹簧预压缩得到释放从而弥补了驾驶室因向上跳动产生的间隙;当驾驶室往下跳动时,缓冲橡胶罩和弹簧受到驾驶室的进一步压缩可压缩量大于50mm,当驾驶室回位时,压缩得到释放间隙得到补偿。从而使汽车在运行时因震动等原因引起的上下跳动该操纵装置都能随时进行补偿,为驾驶室密封提供保障,从而解决了因驾驶室跳动量过大引起的驾驶室密封不好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巧妙、技术先进、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防尘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防尘罩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架总成;2、关节轴承;3、换挡轴;4锁紧法兰螺母;5、固定罩;6、小防尘罩;7、换挡杆总成;8、缓冲橡胶罩; 9、弹簧;10、防尘固定座;11、防尘罩压板;12、大防尘罩;13、支承板;14、套管;15、凹槽结构;16、凹槽结构,17、向外折弯部,18、弹性钩片,19、上倒钩结构,20、下倒钩结构,2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口模块
- 下一篇:贯通式驱动桥主减速器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