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279.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谢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遮光 双面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胶带,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现在是电子信息化时代,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日益普及,LCD液晶显示器和背光模块固定要求需要一种胶带。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反射镜、反射片、漫射片分别需用粘结胶带与导光片固定在一起。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用粘结胶带固定在漫射片或棱镜片上,或者在漫射片或棱镜片上用螺检固定在罩内。可是,在设置了背光源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的光,当来自背光源模块的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效画面框外时,最好使该光再次反射到反射片一侧,在有效画面框内被利用。
另一方面,在观察液晶显示面板时,在有效画面框附近亮度急剧地增高是不好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防止不需要的外部光反射,使亮度均匀并且使画面鲜明的胶带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此遮光双面胶带具有良好的遮光屏蔽性能及绝缘介电性能,有效避免了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光源利用率;且结构简单、紧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包括透明PET薄膜层,此透明PET薄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覆有黑色油墨层、白色油墨层;白色油墨层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一粘胶层,黑色油墨层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二粘胶层,第一离型材料层贴覆于所述第一粘胶层另一表面,第二离型材料层贴覆于所述第二粘胶层另一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PET薄膜层、黑色油墨层和白色油墨层的厚度比为10:1~10:1~10。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离型材料层为离型纸层或者离型膜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其具有良好的遮光屏蔽性能及绝缘介电性能,有效避免了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光源利用率;且结构简单、紧凑;其次,本实用新型双面胶带可任意裁剪,满足各种电子产品形状要求,内部件的阻燃绝缘、从而防止电子产品的漏电或击穿、电线短路、燃烧和产品爆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透明PET薄膜层;2、黑色油墨层;3、白色油墨层;4、第一粘胶层;5、第一离型材料层;6、第二粘胶层;7、第二离型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包括透明PET薄膜层1,此透明PET薄膜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覆有黑色油墨层2、白色油墨层3;白色油墨层3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一粘胶层4,黑色油墨层2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二粘胶层6,第一离型材料层5贴覆于所述第一粘胶层4另一表面,第二离型材料层7贴覆于所述第二粘胶层6另一表面。
上述第一、第二离型材料层5、7为离型纸层。
实施例2: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包括透明PET薄膜层1,此透明PET薄膜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覆有黑色油墨层2、白色油墨层3;白色油墨层3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一粘胶层4,黑色油墨层2另一表面涂覆有第二粘胶层6,第一离型材料层5贴覆于所述第一粘胶层4另一表面,第二离型材料层7贴覆于所述第二粘胶层6另一表面。
上述透明PET薄膜层1、黑色油墨层2和白色油墨层3的厚度比为10:4:6。
上述第一、第二离型材料层5、7为离型膜层。
采用上述电子产品用遮光双面胶带时,其具有良好的遮光屏蔽性能及绝缘介电性能,有效避免了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光源利用率;且结构简单、紧凑;其次,本实用新型双面胶带可任意裁剪,满足各种电子产品形状要求,内部件的阻燃绝缘、从而防止电子产品的漏电或击穿、电线短路、燃烧和产品爆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连接紧固工具
- 下一篇:超临界CO2辅助制备再生橡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