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汽车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211.9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傅金晶;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8 | 分类号: | B60R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汽车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钩,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B柱上的可旋转的汽车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厢内通常会设置一些挂钩,方便乘员挂放一些物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04589U,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汽车头枕挂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头枕挂钩,其固定于汽车车座头枕后部的挂钩,包括钩体和钩座,还包含有连接件,钩体和钩座通过连接件相连接。目前的这些车厢内的挂钩通常都是固定设置的,这虽然方便了乘员的使用;但对于私家车来说,由于私家车的车厢空间较小,当这些挂钩固定设置在私家车的车厢内时,不仅会影响车厢内的外观效果,而且由于挂钩是固定设置的,挂钩始终外露在车厢内,这还会影响车厢内的乘员的安全性,例如汽车在起动或刹车时,乘员可能会被挂钩碰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挂钩是固定设置的,不仅影响了车厢内的外观效果,还降低了车厢内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方便乘员使用,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对车厢内的外观效果以及车厢内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的可旋转的汽车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旋转的汽车挂钩,包括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设于汽车B柱上,挂钩本体包括钩部及柄部,B柱内侧面上设有与挂钩本体相对应的收纳槽;所述柄部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于收纳槽内。一般来说汽车B柱附件一般存在较大的空间;因此将本放在的挂钩本体设于汽车B柱上,这非常有利于方便乘员挂置一些物件,尤其是对于私家车来说。同时,由于B柱内侧面上设有收纳槽,且挂钩本体可转动的设于收纳槽内;当挂钩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旋转,将挂钩本体旋转置收纳槽内,这样在挂钩不使用时,就不会影响车厢内的外观效果以及车厢内的安全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柄部上设有一贯穿柄部的第一轴孔;所述的转轴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轴孔内的圆柱轴,所述两圆柱轴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台,两第一环形凸台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轴孔内的两端口处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圆柱轴的第一挡圈。由于转轴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轴孔内的圆柱轴,且两圆柱轴可以向内收缩,在装配时可以将两圆柱轴收缩,然后装入收纳槽内的轴孔处;这不仅便于挂钩的装配,而且还使得收纳槽的开口可以与挂钩本体相对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收纳槽的开口,提高外观品质。
作为优选,第一轴孔内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设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收纳槽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圆柱轴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圆柱轴设于第二轴孔内;所述两圆柱轴中至少有一个圆柱轴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圆周均布的限位孔,限位孔呈半球形;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径向孔,径向孔内可滑动的设有一限位销,限位销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径向孔底面与第二环形凸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径向孔内靠近开口端处设有第二挡圈;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孔相配合。由于第一轴孔内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且第一环形凸台上设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使得挂钩本体转动时会带动两圆柱轴转动。在挂钩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旋转,将挂钩本体旋转置收纳槽内;当挂钩本体旋转置收纳槽内后,限位销卡入限位孔内,对挂钩本体进行限位,防止挂钩在自重作用下旋转出收纳槽。挂钩旋转出收纳槽后,限位销同样卡入限位孔内,对挂钩本体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钩部位于柄部的下部,所述柄部的上端设有斜向下延伸的挡杆,挡杆与钩部设于柄部的同一侧。当物件挂置在挂钩的钩部上后;由于柄部的上端设有斜向下延伸的挡杆,且挡杆与钩部设于柄部的同一侧,若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抖动,物件由于受到挡杆阻挡,不易从挂钩中掉出。
作为优选,柄部上与钩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有利于,将挂钩本体旋转置收纳槽内或将挂钩本体旋转出收纳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方便乘员使用,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对车厢内的外观效果以及车厢内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汽车挂钩安装在B柱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挂钩本体1、钩部2、柄部3、挡杆4、防滑纹5、转轴6、圆柱轴7、凸台8、第一挡圈9、第一轴孔10、第一弹簧11、限位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手动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电动手套箱开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