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773.1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浩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Q9/00;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信 网络 温度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一种现代交通工具,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其他文种也多是“自动车”,按照国家最新标准中对汽车的定义为: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及其他特殊用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从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汽车已经走进了许多人的生活中,我们大家的生活也离不开汽车,汽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目前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许多人都会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工作或者去游玩,越来越多的私家车除了导致交通拥堵,而且也造成了停车场车位的紧缺,我们经常会看到道路两边都停了不少的汽车,在夏天的时候,地下停车场的车位用光之后,汽车就不得不停在炎炎烈日之下,长时间的停放会导致车内的温度非常高,当使用者回来之后,车厢内温度非常高,驾驶者坐在车中非常的难受,即使是打开空调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温度降下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在露天停放车内温度易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包括车体和车体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用于测量车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内侧的壳体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发射模块将温度数据传送给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收发射模块传送的温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的数值时,中央控制器通过其上设置有的通信模块发送报警短信给预设的手机号码,并发送控制指令给车内的空调系统。
所述的通信模块为SIM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收发射模块传送的温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的数值时,中央控制器通过其上设置有的通信模块发送报警短信给预设的手机号码,并发送控制指令给车内的空调系统,方便调整车厢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包括车体和车体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用于测量车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内侧的壳体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发射模块将温度数据传送给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收发射模块传送的温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的数值时,中央控制器通过其上设置有的通信模块发送报警短信给预设的手机号码,并发送控制指令给车内的空调系统。
所述的通信模块为SIM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车内温度报警系统通过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接收发射模块传送的温度数据并对其进行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的数值时,中央控制器通过其上设置有的通信模块发送报警短信给预设的手机号码,并发送控制指令给车内的空调系统,方便调整车厢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浩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浩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