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花采摘机脱棉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1013.9 | 申请日: | 2012-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2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龚明;周红灯;龚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周红灯 | 
| 主分类号: | A01D46/14 | 分类号: | A01D46/14 |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 | 
| 地址: | 413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采摘 机脱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采摘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棉花采摘机脱棉板。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棉花种植大国,其棉花的采摘有手工和机械两种方式。手工采摘的棉花质量等级高,但一是生产效率低,二是劳动强度大,三是采摘过程中容易被张开的棉桃扎伤,造成身体的损伤。大型采棉机的摘棉速度快,但所采摘棉花不能分级,含杂质多,棉花不能被完全采尽,而且对棉花的种植及管理模式要求较严,且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故障率高,对普通棉农来说难以接受。
目前,也有很多手持式棉花采摘机辅助手工采摘棉花,如公告号为CN 200950753 Y、CN 201499466 U的专利就分别公开了通过皮带上的钉齿或针将棉花从棉桃上扒下,再送入输棉管中,具有工作可靠、省力、效率高的优点。
文献1(CN 200950753 Y)的脱棉是使钉齿进入后皮带轮时深陷在皮带槽中,使缠绕在钉齿上的棉花因受到后皮带轮外圆柱面的阻隔而从钉齿上脱落,再由风机风送至输棉管。
文献2(CN 201499466 U)采棉时,采摘口对准并接触盛开的棉朵时,主采集轮和副采集轮上的针可以分别从前方和两侧将棉花刮进采摘仓中,并随输棉带一起传输至输棉管后端,在电动吹风机的作用下,输棉管里的棉花可顺畅地输送到接花袋里,完成采摘工作。
由于采集后的棉花输送距离较长,使用一段时间后,棉花不可避免地在钉齿、采集轮或其他部件上缠绕堆积,以至堵塞输棉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棉花即采即分离,防止堵塞输棉管的棉花采摘机脱棉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棉花采摘机脱棉板,它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为片状,两端为固定端,并设有用于固定的螺孔,板体上设有用于采针通过的槽,槽宽为采针直径的2倍~3倍,所述的槽依采针运动方向分别为进针段、采棉段和脱棉段,进针段为水平设置,采棉段为半圆弧设置,脱棉段为弧状设置。
为方便进针和脱棉,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针段依采针运动方向其宽度由宽渐窄,呈喇叭状,最宽处的宽度为采针直径的4倍~8倍;所述脱棉段依采针运动方向其宽度由窄渐宽,也呈喇叭状,最宽处的宽度为采针直径的4倍~8倍。
为增加板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槽与槽之间的板体上设有加强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针与棉花分离效果好,棉花输送距离短,不易堵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棉花采摘机具有较好地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知,一种棉花采摘机脱棉板,它包括板体4,所述的板体4为片状,两端为固定端1,并设有用于固定的螺孔,板体4上设有用于采针6通过的槽,槽宽为采针6直径的2倍~3倍,所述的槽依采针6运动方向分别为进针段2、采棉段3和脱棉段5,进针段2为水平设置,采棉段3为半圆弧设置,脱棉段5为弧状设置。
为方便进针和脱棉,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针段2依采针6运动方向其宽度由宽渐窄,呈喇叭状,最宽处的宽度为采针6直径的4倍~8倍;所述脱棉段5依采针6运动方向其宽度由窄渐宽,也呈喇叭状,最宽处的宽度为采针6直径的4倍~8倍。
由于采针6的直径一般为0.45㎜~1.2㎜,本实施例为0.60㎜,槽宽为1.50㎜,所述进针段2、脱棉段5最宽处的宽度为3.0㎜。
为增加板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槽与槽之间的板体4上设有加强筋。
由图4可知,一种棉花采摘机,它包括壳体9,壳体9一端安装有电机11及传动机构,壳体9的另一端为采摘口,采摘口处安装有输棉管8,壳体9内安装有由电机11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运动的皮带10,皮带10上安装有采针6,脱棉板安装在棉花采摘机采摘口处的输棉管8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取下保护罩7,如图4所示,皮带10按逆时针的方向运转,由于进针段2槽的宽度由宽渐窄,呈喇叭状,采针6首先顺利进入脱棉板的进针段2;当采针6运行到采棉段3时,采针6将棉花钩起,使棉花随着采针6向壳体9 内移动;当采针6运行到脱棉段5时,由于脱棉段5为弧状设置,远离皮带10,且脱棉段5的宽度由窄渐宽,也呈喇叭状,因此,采针6上的棉花与采针6顺利分离,棉花经输棉管8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周红灯,未经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周红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1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的刀盘罩结构
 - 下一篇:炭疽沉淀试验检验暗视野聚光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