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837.4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晶;赵越;王金锋;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29/00;F25D19/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库 装置 | ||
1.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热棒系统(1)、冷库(2)、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3)、吸收式制冷/热系统(4)、冷却塔(5)、冷却水泵(6)、循环水泵(7)、埋地式换热器(8)、冷/热水箱(9)、蓄热水箱(10)组成;
其中,热棒系统由冷凝段(11)、绝热段(12)、蒸发段(13)、散热片(14)和调节阀(15)组成, 冷凝段(11)带有散热片(14);
吸收式制冷/热机组中由发生器(16)、冷凝器(17)、节流阀(18)、蒸发器(19)、吸收器(20)、增压泵(21)和溶液交换器(22)组成;
热棒系统的蒸发段(13)埋入冷库地板下方;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3)安装在冷库的库房屋顶之上;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3)分两路,一路与蓄热水箱(10)相连接,另一路与冷/热水箱(9)相连接;
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热量制得的热水送往蓄热水箱(10),作为吸收式制冷/热系统(4)的热源进行驱动以产生冷量;蓄热水箱(10)通过管路连接到吸收式制冷/热系统(4),并且吸收式制冷/热系统(4)一路通过管路,阀门和冷却水泵(6)连接到冷却塔(5),通过冷却塔排除冷凝热量;另一路通过管路,阀门和循环水泵(7)连接到埋地式换热器(8),通过埋地式换热器(8)排除冷凝热量;吸收式制冷/热系统(4)的制取的冷量通过管道和阀门送入冷/热水箱(9);
热棒系统的绝热段连接蒸发段和冷凝段,热棒系统冷凝段的散热片靠近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散热片散出的热量能够被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吸收,为吸收式制冷系统提供热量;蒸发段嵌入冷库地板中,热棒系统(1)中的制冷剂为氨,部分为液相,部分为气相;冷凝器(17)和吸收器(20)通过阀门与热棒系统连接,同时冷凝器(17)和吸收器(20)通过阀门连接与冷却塔连接;冷/热水箱(9)中为乙二醇水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棒系统(1)的冷凝段(11)伸出地面高度为4~5米,绝热段(12)用于连接冷凝段(11)和蒸发段(13),材料为膨胀珍珠岩,长度为1~1.5米,蒸发段(13)的长度为7~10米,蒸发段(13)周围必须有防腐涂层,热棒系统(1)系统可安装在冷库(2)周围的空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棒系统(1)中散热片(14)的翅片高度为30毫米,翅片间距为15毫米,翅片厚度为3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采用溴化锂水溶液—水作为制冷吸收剂,其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冷库的库温要求进行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主要是控制冷却塔(5),冷却水泵(6),循环水泵(7)和增压泵(21)的运转状态,吸收器(20)和发生器(16)中溶液的液位和浓度,各个阀门的开启度,各个管路中工质的流速以及热棒系统中调节阀的开启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棒系统由固定架固定在地面上,冷库(2)的库体2/3高度埋入地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太阳能聚光型真空管集热器(3)被置于冷库库顶,其产生的热水经过热水管道为发生器(16)提供热量;冷却塔(5)和埋地式换热器(8)为吸收式制冷系统排出冷凝热和吸收器中溶液吸收的热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库(2)所使用的地板为中空的,材料为表面带孔的铁板,以便热棒系统的蒸发段(13)穿入其中并使散出的冷量能到达冷库地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地埋式换热器(8)可以使用U型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管道上必须设置循环水泵(7)以确保换热的正常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埋地式换热器系统吸收土壤的热量一起提供给蓄热水箱内,为冷库冬季制热提供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8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