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机电枢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729.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电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提升机的大型直流电机电枢铁芯。
背景技术
提升机用大型直流电机由于其优良的调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矿井提升机驱动设备。提升用电机转速较低,为了保证电机在低速时能平稳运转和降低磁噪声,电枢铁芯往往采用斜槽结构。电枢铁芯的作用是通过磁通(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和嵌放电枢绕组。为减小当电机旋转时铁芯中的磁通方向发生变化引起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电枢铁芯用0.35mm或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叠片两面涂有绝缘漆。铁芯叠片沿轴向叠装,中小型电机的电枢铁芯通常直接压装在轴上;在大型电机中,由于转子直径较大,电枢铁芯压装在套于轴上的转子支架上。大型电机的电枢片外径大于1800mm,通常做成扇形冲片,通过数控冲槽机床使相邻层上的扇形冲片上的齿槽位置按规律平移微距,必须对每张扇形片按层数编号,再按编号叠压出斜槽的电枢铁芯。此种工艺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增加了叠片工艺的复杂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易出错,一旦冲片的排序有误,必须重新按序叠压;2,采用此种工艺生产方法,必须使用数控斜槽冲床,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直流电机电枢铁芯
,其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直流电机电枢铁芯,包括支架,两块相同的盘形副板平行固定在支架上形成左副板和右副板;左副板和右副板的圆周上均交替分布有大凸台和小凸台;左副板及右副板之间固定有肋板;其特征在于:左副板与右副板在支架的圆周方向错开角度,使得所述两块相同副板上的大凸台及小凸台分别相互错位相对;所述两块相同副板大凸台之间固定宽支持筋,小凸台之间固定窄支持筋;宽支持筋上设有宽槽,窄支持筋上设有窄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肋板位于宽支持筋与窄支持筋之间;
宽支持筋及窄支持筋相互平行;
宽支持筋及窄支持筋与左副板及右副板之间夹角与左副板与右副板在支架的圆周方向错开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两块相同副板在周向相互之间错开所要求的角度α固定在支架上,使得固定于两副板之间的支持筋也存在要求的角度α,电枢片也可统一化;在对扇形电枢片进行叠压时,即可直接形成斜槽结构,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电枢片前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3,两块相同的盘形副板平行固定在支架3上形成左副板1和右副板2;左副板1和右副板2的圆周上均交替分布有大凸台8和小凸台9;左副板1及右副板2之间固定有肋板6,肋板6位于宽支持筋4与窄支持筋5之间,起到增加所述副板的作用;左副板1与右副板2在支架3的圆周方向错开角度α,使得所述两块相同副板上的大凸台8及小凸台9分别相互错位相对,宽支持筋4及窄支持筋5与左副板1及右副板2之间夹角也均为α;所述两块相同副板大凸台8之间固定宽支持筋4,小凸台9之间固定窄支持筋5,宽支持筋4及窄支持筋5相互平行;宽支持筋上设有宽槽7,窄支持筋5上设有窄槽10;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工艺方式如下:
第一步,将一片电枢压圈12固定在左副板1一侧并与宽支持筋4及窄支持筋5相配合;
第二步,取扇形电枢片13沿左副板1的周向摆放于宽支持筋4及窄支持筋5上,作为第一层;以上述方法放置第二层、第三层,待摆放到一定层数后,将螺杆16穿过电枢片13,待电枢片13放置完毕后,将右副板2一侧的电枢压圈12套在螺杆16上;
第三步,启动叠压设备,对电枢片13进行叠压,叠压完毕后,暂不要释放压力,将螺杆16两端的斜圈18及垫圈17安装到位,最后将螺母11扭紧并点焊在螺杆16的两端;
第四步,在窄支持筋4上的窄槽10内插入键14并点焊;在宽支持筋5的宽槽15内插入键15并点焊;最后释放压力,完成电枢片13的叠压;新型电机电枢铁芯制造完成。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