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231.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罗坤鹏;郑海明;崔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循环 脱气 精炼炉 可拆卸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的真空冶炼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
背景技术
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即RH炉,是钢水的炉外精炼设备,用于转炉出钢后钢水的真空精炼。热弯管是RH炉中真空槽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热弯管的一端和真空槽的上法兰连接,热弯管的另一端和水冷弯管连接,水冷弯管后接真空泵系统。钢水在真空精炼处理时,真空槽内的废气经过热弯管向外排出。热弯管的本体采用钢板焊制,内砌耐材,可在真空状态下工作;热弯管的顶部设顶枪孔,顶枪由顶枪孔进入真空槽;热弯管设有热电偶,用于监测耐材的温度;热弯管的顶部还设有水冷摄像机,可监视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槽内的反应情况。在使用RH炉进行真空精炼处理时,冶金反应产生的部分钢水液滴会飞溅并粘附在真空槽上部的热弯管内形成冷钢,冷钢不断在热弯管内大量堆积,使得热弯管的内部空间逐渐缩小,废气的排出阻力增加,导致真空槽内的真空度达不到处理工艺要求,严重影响真空精炼的脱气效果和钢水的处理质量;另外,冷钢中通常含有较高的碳,在冶炼低碳钢时,脱碳后期如有较多冷钢落入钢包内会导致钢水的碳元素含量增加。从而影响了钢水质量,并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对于冷钢无法做到在线处理,每只热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下线以清理内部的冷钢及残渣,并对内部耐材实施修砌维护作业。热弯管每一次上下线都必须停产进行,由于受设备布置的空间制约,热弯管上下线操作不便,作业难度大,费时费力,既影响了生产效率,干扰精炼生产的顺利进行,对热弯管的使用寿命也有不利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热弯管下线后的清理作业难度也很大,由于整个热弯管内部空间狭小,属半封闭状态,清理时一旦热弯管内冷钢及残渣发生坍塌,易造成伤害事故,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威胁较大;清理时热弯管内粉尘密集,导致作业人员视线不清,易造成职业病及安全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容易、安全可靠、对生产影响小的真空冶炼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包括管体、盖板、密封件和夹紧件,管体的管壁内部用锚固件固定耐材层,盖板盖在管体的管口上,管体的管口和盖板之间装有密封件,管体的管口和盖板之间用夹紧件紧固,其特征是:管体由上管、平管、下管和连接法兰组成,上管垂直设置,上管的上下两个管口各固定一个连接法兰,平管水平设置,平管的一端和上管的中部贯通并且密封连接,下管垂直设置,平管的另一端和下管的上管口密封连接,下管的下管口固定一个连接法兰;盖板盖在上管上管口的连接法兰上,盖板的中部开有顶枪孔,盖板的上部设有吊耳,盖板的内壁上设有加强筋,盖板的内壁用锚固件固定耐材层。
所述的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其特征是:密封件选用密封圈或密封垫。
所述的用于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的可拆卸热弯管,其特征是:盖板和上管上管口之间的夹紧件选用螺栓或C型卡钳,夹紧件的数量为2个~56个,夹紧件围绕盖板平均分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各连接法兰内都通入循环水予以冷却,上管的下管口通过连接法兰和真空槽连接,下管的下管口通过连接法兰和水冷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线处理冷钢,减少热弯管的更换频率,降低作业风险。热弯管下线后,只需打开盖板,即可在设于空旷安全作业场地的修砌位清理积聚在盖板处的冷钢和残渣,作业人员不需进入热弯管内部即可完成清理作业,清理作业难度大大降低,作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造价低,可利用原有设备改造,对周边设备影响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感应淬火器的喷水装置
- 下一篇:转炉出钢过程检测与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