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126.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春;顾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德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48 | 分类号: | B65B4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装箱 配套 箱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与包装条状或盒状物品的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人们对条状或盒状物品——如条烟进行装运时,一般采用PE膜热收缩机完成包装工作:先使用PE薄膜对层叠好的物品进行包裹,接着加热PE薄膜使其受热收缩贴附于物品表面,这样就完成了对层叠好的物品的包装;但是这种包装方式的缺点是:一方面,PE薄膜难于直接重复使用,另一方面,PE薄膜在高温时会挥发出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为工人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目前,人们生产出了一种可以重复回收使用、安全无毒、可以对条状或盒状物品进行装运、具有电子条形码的尼龙材质配送箱,并且生产出了可以对尼龙配送箱进行自动开箱封箱操作的全自动装箱机。现阶段采用整体式箱体喂入装置与全自动装箱机相配套,通过整体式箱体喂入装置将合拢成扁平状且竖直排放的尼龙配送箱喂入全自动装箱机中,但是这种整体式箱体喂入装置不能实现对箱体的连续不间断喂入,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将尼龙配送箱连续不间断喂入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可通过定位锁紧机构相互固定;在固定支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块前档板,在固定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可以推送尼龙配送箱沿前导杆移动的上推机构,所述前导杆位于固定支架下部且其后端向前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活动支架中设置有若干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向下倾斜的后导杆,所述所有前导杆与所有后导杆可以共同形成从后端向前端逐渐向下倾斜的输送平面,在活动支架内设置有可以推动尼龙配送箱沿后导杆移动的下推机构,在活动支架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活动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后档板,在活动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可以移动活动支架的移动机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其中:所述的定位锁紧机构的结构为:在固定支架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块限位板,限位板一端设置有限位卡口,在活动支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限位销,转动限位板,可以将限位销锁定于限位卡口中。
进一步地,前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推机构的结构为:在固定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外端向上倾斜的前滑杆,前滑杆上设置有可以沿前滑杆移动和转动的上滑块,上滑块底部安装有一块上推板。
进一步地,前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其中:所述的下推机构的结构为:在活动支架内支承有若干从其后端向前端逐渐向下倾斜的下滑杆,下滑杆上设置有可以沿下滑杆移动的下滑块,下滑块顶部安装有一块下推板。
进一步地,前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机构的结构为:安装于活动支架底部的若干滚轮。
进一步地,前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其中:在固定支架尾部还设置有导入机构,导入机构包括呈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导入板与下导入板,所述上导入板、下导入板的外端分别沿其竖直方向向外张开成“八”字形;在活动支架的前部设置有可以嵌入上导入板与下导入板之间的限位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能实现将尼龙配送箱的连续不间断喂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全自动装箱机配套的箱体喂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右视方向所示的后档板、限位销、限位杆三者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右视方向所示的固定支架、前档板、限位板、导入机构、上推机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德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德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