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尘浓度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481.2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华;陈小峰;陈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德虞矿山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浓度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浓度检测机构,用于对工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检测而藉以了解空气的质量。
背景技术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的行业例如煤矿、水泥制品行业、纺织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如面粉加工企业)和医药化工行业等等,通常需要凭借粉尘监测机构对作业现场的空气进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一方面藉以保护作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防止事故发生。以往发生的并且由媒体报道的面粉厂爆炸、麻棉纺织厂爆炸以及煤矿爆炸事故等均因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趋于饱和并且遇静电和/或明火所致。又,上述行业的职工的职业病典型的如矽肺也因长期受作业场所的粉尘侵害而导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明生产、清洁作业、安全施工意识和对以人为本理念认识的不断提高,从而在前述行业不仅制定有针对作业场所进行粉尘监测的制度,并且为作业现场配备了粉尘浓度监测机构,这在煤矿较为普遍。
关于粉尘浓度检测机构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03912B推荐的“直读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弥补了CN2799901Y(双向隔膜泵)、CN2800261Y(粉尘采样头)以及CN2076235U(本安型煤矿用双泵粉尘采样器)的欠缺(可参见CN101603912B的说明书第1页最后一段至第2页第2行),并且客观上体现了说明书第4页第2段所称的技术效果,然而,由于其是通过吸附于滤纸上的粉尘程度对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发光量的影响而使信号接收器接收的红外线信号发生变化,进而由信号处理装置经换算将确定的值即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数值在显示屏上显示,因此难以使结构满足到人们期望的简练要求。
典型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0972448Y提供的“粉尘浓度传感器”,由外壳、粉尘采样头、粉尘室、风机和光电接受装置组成,将粉尘室设在外壳内,粉尘采样头设置在粉尘座的一侧,风机安装在粉尘室的另一侧,光电接受装置设置在粉尘室的上部,该专利方案虽有其说明书第3页归纳的八个方面的长处,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风机与粉尘采样头分别处于粉尘室的两侧并且呈对角设置,因此为了保证含尘空气的流动,风机的功率相对较大,从而不利于节能;其二,由于粉尘室为一矩形的箱体结构,加上风机与采样头呈对角设置,因此粉尘室内容易积集尘杂,而若要清除粉尘室内的尘杂则十分困难;其三,专利方案或许考虑到了避免尘杂积集于粉尘室,因而在粉尘室内并且在靠近风机的进风口部位设置有一隔板,然而隔板的设置存在顾此失彼之欠缺,所谓的顾此即为能够起到阻止或减少尘杂降聚于粉尘室的效果,而所谓的失彼则会增加对风机的阻力,使风机的功率增大,浪费能源;其四,由于粉尘室的结构有失合理,因此需要由配套有光陷的光吸收筒予以弥补,具体而言,由光吸收筒处理反射光,因为如果存在反射光,那么会对前述的光电接收装置产生干扰,导致测量数据偏高,与粉尘浓度的真实情况不符,最终导致粉尘浓度检测不准确。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77594Y介绍的“粉尘浓度传感器”由于粉尘室(专利称暗室)结构与前述的CN200972448Y趋于相同,因此存在类似的缺憾。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合理改变粉尘采样头在粉尘室上的安装位置而藉以改善含尘空气的流动效果并且得以体现风机节能、有利于避免风机与粉尘采样头形成对角关系而藉以杜绝尘杂积聚于粉尘室、有益于使粉尘室的几何形状趋于合理而藉以摒弃在粉尘内设置隔板以进一步体现风机的节能效果和无需使用光吸收筒而藉以体现结构的简练性以及经济上的廉价性的粉尘浓度检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德虞矿山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德虞矿山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接箍与油管磨损试验机
- 下一篇:汽车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