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38375.2 | 申请日: | 201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峰;曾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峰;曾玲玲 |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仿生 环境 智能 控制 及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生长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适合生物生长的仿生环境室。
对于仿生环境室而言,必须对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CO2浓度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以适应生物的生长。为适应市场需要,可以自动控制仿生环境室内的各项因素的控制设备应运而生。
但是,现有的控制设备大都价格昂贵、体积笨重、可动性差,且自动化程度也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及其控制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其成本较低、体积小、可动性好,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成本较低、体积小、可动性好,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包括柜体、柜门以及机芯,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铰接后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机芯包括一主板以及一操控面板,所述主板包括模/数转换器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器和所述操控面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的机芯包括一主板以及一操控面板,所述主板包括模/数转换器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器和所述操控面板连接;使用时,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接收外界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处理,通过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对与所述控制仪连接的设备(如制冷/加热设备、加湿设备、CO2浓度控制设备、照明设备等),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且该控制仪成本较低、体积小、可动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操控面板安装于所述柜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和所述操控面板均安装于所述柜门的内表面以减小整个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的体积。
具体地,所述柜门具有一窗口,所述操控面板对应所述窗口。
优选地,所述柜门还具有一窗门,所述窗门与所述窗口的一侧铰接。
优选地,所述柜门还包括一屏蔽框,所述屏蔽框安装于所述柜门的内表面且覆盖所述主板,所述屏蔽框的设置可有效地降低所述机芯内各部件之间的电磁干扰。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通信接口以实现所述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与外界设备的通信。
具体地,所述操控面板包括一显示区及一触控区,且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触控区上方。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制冷/加热设备、加湿设备、CO2浓度控制设备、照明设备、送排风设备、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监控终端、电能记录设备、冷量热量记录设备、生物抑制设备以及报警设备,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制冷/加热设备、加湿设备、CO2浓度控制设备、照明设备、送排风设备、监控终端、电能记录设备、冷量热量记录设备、生物抑制设备以及报警设备均与所述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连接,其中,所述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
优选地,所述监控终端为电脑或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柜门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窗门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4为图2所示机芯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至图4,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生物仿生环境智能控制仪的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所述生物仿生智能控制仪100包括柜体10、柜门12以及机芯14,所述柜体10与所述柜门12铰接后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机芯14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峰;曾玲玲,未经王树峰;曾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8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剂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人造假发的包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