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螺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8015.2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胜;杨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螺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滚珠螺杆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式滚珠螺杆为一种广泛应用在许多机械设备中的装置,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提供精密的传动功能,能达到将机械操作中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进而使承载的机台或对象于直线方向上进行作动。
在已知技术的旋转式滚珠螺杆1中,其组成可如图1A所示,主要包括一螺杆11、一螺帽12、多个滚珠13以及轴承套14。螺杆11表面具有螺旋式沟槽111,螺帽12的内表面亦具有螺旋式内沟槽,能与螺杆11间形成一第一滚珠通道。螺帽12外表面具有一外沟槽,并与轴承套14的内表面的沟槽形成一第二滚珠通道。第一滚珠信道及第二滚珠信道均设置多个滚珠13。滚珠13能分别辅助螺帽12与螺杆11,以及轴承套14与螺帽12的相对转动,如此,能使旋转式滚珠螺杆1承载的机械组件沿螺杆11的轴向直线移动,且还因为旋转式滚珠螺杆1同时实现了旋转以及直线移动的运动行为,故提供了螺杆不固定、螺帽固定,或是螺帽不固定、螺杆固定等两种不同的设置选择。
然而,不论设置方式为何,旋转式滚珠螺杆1通常是应用在半导体、机械组装等需要高精密度及高稳定度的产业,运作过程中稍有晃动都会造成产品上的缺陷,因此在旋转式滚珠螺杆1的各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先经过重重检测,尤其是滚珠13在滚珠通道中的运行,而螺帽12外沟槽的加工精度向来是检测、品管精度的重点。
检量的标的如图1B所示,通过器械施力,而顶抵位于外沟槽上两点121a及121b的滚珠13,从而量测此两个滚珠13间的一高度D。
当外沟槽槽面为与滚珠13配合良好的弧形时,高度D即会落在一特定的范围内;反之,若如图1B所示,包括点121a的外沟槽的槽面弧度非均匀时,例如加工时研磨过深,或研磨角度不正确而槽面成椭圆形时,则不仅量测出来的高度D将会与预期值有所误差,另外,更重要的是,当滚珠13被器械下压时会因为与槽面之间存有空隙而容易发生滚动的情况,造成量测操作的困难,甚至造成量测的误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滚珠螺杆,其与滚珠接触的沟槽能具有便于进行品管量测的结构,以确保应用时能整体装置能进行精密及稳定的传动,已成为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其与滚珠接触的沟槽具有便于进行品管量测的结构,以确保应用时整体装置能进行精密及稳定的传动。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括一螺杆、一螺帽、多个轴承套以及一预压调整组件。螺帽套设于螺杆,且螺帽与螺杆间具有一第一滚珠通道以容置多个第一滚珠,螺帽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外滚珠沟槽,且外滚珠沟槽的槽面为哥德式弧形。轴承套套设于螺帽,其具有一内滚珠沟槽,内滚珠沟槽与对应的外滚珠沟槽形成多个第二滚珠通道,以容置多个第二滚珠。预压调整组件夹设于轴承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滚珠螺杆装置还包括多个防尘件以及多个端盖。防尘件以及端盖装设于螺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端盖具有一回流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帽、防尘件、轴承套之间形成有多个油料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预压调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注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轴承套及预压调整组件以螺锁方式彼此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滚珠沟槽的槽面为哥德式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滚珠与外滚珠沟槽的槽面具有多个接触点,且所述接触点与第二滚珠的圆心的联机具有一夹角,其角度介于60°~12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角度为9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滚珠螺杆装置还包括一滚珠保持器,套设于螺帽,且具有多个孔洞,孔洞容置第二滚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轴承套具有一法兰,且内滚珠沟槽设置于法兰的内侧。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装置,其螺帽的外滚珠沟槽具有哥德式弧形,因此,使第二滚珠设置在外滚珠沟槽时,通过与外滚珠沟槽间的多个接触点来达到对第二滚珠的定位及支撑的作用,使得透过外滚珠沟槽及滚珠量测高度时,施力容易,方便量测器械的定位,且能减少滚珠发生滑移的情形,让品管检测流程能加速进行,同时有利于降低量测误差。另外,由于接触点与荷重方向之间具有一接触角,故能提升负载能力并加强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球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8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