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万向接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764.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彦东;齐国庆;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郑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7 | 分类号: | F16D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6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万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万向联轴节,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万向接轴。
背景技术
万向联轴器是一种特殊的联轴器,传统的万向联轴器由两个叉形零件和一个十字形零件联接而成。在传递等扭矩的情况下,这种联轴器重量大、体积大,一般不适合使用在对重量和尺寸要求高的场合,这种两轴线的夹角最大仅能达到25°,安装受限制。同时它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尺寸大,安装、维修都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传递扭矩、传递轴向力的新型万向联轴器,实现同等扭矩的情况下具有重量轻、噪音低、体积小、结构紧凑、轴向夹角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安装维修方便,故障率低,提高联轴器的寿命和整体安全性。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万向接轴,包括莫氏轴、球铰、中间轴,莫氏轴一端做成锥形,与被连接件快速插入刚性连接,另一端做成U形,与球铰铰接;球铰为一球形,在球铰上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加工与莫氏轴U形端相咬合的凹槽;中间轴是两球铰之间的过度轴,中间轴两端都做成U形与球铰铰接,U形接头与球铰连接后可以转动;莫氏轴、球铰、中间轴、球铰、莫氏轴按顺序连接好,实现传递扭矩、传递轴向力,也可以万向转动。
莫氏轴一端做成锥形,锥形头部做成方形,莫氏轴与被连接件快速插入连接,轴头方形轴与被连接件咬合以传递扭矩,莫氏轴另一端做成U形开口,在U开口中间再加工一超过U形棱廓线的圆形孔,莫氏轴与球铰连接后旋转90°,圆形孔与球铰咬合不脱落并可以旋转。
球铰为球形,在球铰上通过中心的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加工与莫氏轴U形端相咬合的凹槽,凹槽另一方向洗平,莫氏轴U形端插入球铰凹槽后旋转90°互相咬合,可传递扭矩并不脱落。
中间轴两端都做成U形开口,在U开口中间再加工一超过U形棱廓线的圆形孔,莫氏轴与球铰连接后旋转90°,圆形孔与球铰咬合不脱落并可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具有较大的角度补偿能力,轴线折角可以达到25°以上。
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占用空间小。
承载能力大,与回转直径相同的其它型式的联轴相比较,其所传递的扭矩更大,此对回转直径受限制的机械设备,其配套范围更具优越性。传动效率高。其传动效率达98-99.8%,用于大功率传动,节能效果明显,运载平稳,噪声低,装拆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新型万向联轴节总图。
图2莫氏轴结构示意图。
图3球铰正面结构图。
图4球铰侧面结构图。
图5中间轴结构图。
其中图中标记1为莫氏轴,2为球铰,3为中间轴,4为锥形,5为U形,6为凹槽,7为中间轴U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一种万向接轴,包括莫氏轴1、球铰2、中间轴3,莫氏轴一端做成锥形4,与被连接件快速插入刚性连接,另一端做成U形5,与球铰铰接;球铰2为一球形,在球铰上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加工与莫氏轴U形端相咬合的凹槽6;中间轴3是两球铰之间的过度轴,中间轴两端都做成U形与球铰连接,U形接头与球铰连接后可以转动;莫氏轴、球铰、中间轴、球铰、莫氏轴按顺序连接好,可以实现传递扭矩、传递轴向力,也可以万向转动。
莫氏轴一端做成锥形,锥形头部做成方形,莫氏轴与被连接件快速插入刚性连接,轴头方形轴与被连接件咬合以传递扭矩,莫氏轴另一端做成U形开口,在U开口中间再加工一超过U形棱廓线的圆形孔,本端与球铰连接后旋转90°,圆形孔与球铰咬合不脱落并可以旋转。
球铰为球形,在球铰上通过中心的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加工与莫氏轴U形端相咬合的凹槽,凹槽另一方向洗平,莫氏轴U形端插入球形铰凹槽后旋转90°互相咬合,可传递扭矩并不脱落。
中间轴两端都做成U形开口,在U开口中间再加工一超过U形棱廓线的圆形孔,本端与球铰连接后旋转90°,圆形孔与球铰咬合不脱落并可以旋转。
使用时,将莫氏轴1、球铰2、中间轴3、球铰2、莫氏轴1按顺序连接好,两端莫氏轴与被连接件可靠连接,即可以实现传递扭矩、传递轴向力,也可以万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郑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郑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盖式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线圈端部绝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