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671.9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米切尔·卡门·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2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电镀 震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门式电镀线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镀生产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机、挂篮架、挂具、挂架组件和电镀槽,挂篮架位于电镀槽的上方,将需要电镀的电镀件挂在挂具上,将挂具固定于挂架组件上,挂架组件固定在挂篮架上,电机带动挂篮架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挂具向下运动至电镀槽,电镀件在电镀槽中电镀后,再通过电机带动挂篮架向上运动,使得电镀件从电镀槽中上升。因为电镀件从电镀槽上升后会带着大量的溶液,电镀件上的溶液呈大面积雨滴状下落,需将电镀件静置,等待电镀件上的溶液大面积连续滴落现象消失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
此种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一、带着大量的溶液的电镀件不能快速的转入下一道工序的电镀槽体中,导致生产的效率低,降低了电镀件的产出比;
二、因为电镀件上残留了电镀槽中的大量溶液,会把大量溶液带入到下一道工序的槽体中,对电镀槽中的溶液要经常补充,一方面导致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不但能够提高电镀线上电镀件的产出比,而且还能够避免原材料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包括电机、挂篮架、挂具、挂架组件和电镀槽;还包括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安装在挂篮架或者挂架组件上。
进一步,震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挂架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挂篮架上,两个震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挂篮架与挂架组件的连接处。
进一步,还包括震动电机底座,震动电机安装在震动电机底座上,震动电机底座安装在挂篮架上。
进一步,挂篮架上设有凸耳,震动电机底座通过螺丝安装在凸耳上。
进一步,震动电机底座上设有连接件,挂架组件安装在连接件上。
进一步,连接件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部呈方形,支撑部呈三角形,连接部和支撑部之间相互垂直,挂架组件固定在连接件的连接部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当电镀件从电镀槽上升脱离液面时,震动电机开始震动,同时,带动电镀件一起震动,此时,藏在电镀件中及附着在表面的液体在震动源及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地与电镀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震动装置,达到电镀件与液体快速分离,使得电镀件能快速的转入下一道工序的电镀槽体中,生产的效率高,提升了电镀件的产出比;
二、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震动装置,加快了液体从电镀件中分离出来的速度,不会把大量溶液带入到下一道工序的槽体中,一方面节约了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环境进一步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震动电机底座与挂篮架的配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电机1 挂篮架2 凸耳21
挂具3 挂架组件4 电镀槽5
震动电机6 震动电机底座7 连接件71
连接部711 支撑部712
螺丝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龙门式电镀线震动装置,包括电机1、挂篮架2、挂具3、挂架组件4和电镀槽5;还包括震动电机6,震动电机6安装在挂篮架2或者挂架组件4上。
进一步,震动电机6的数量为两个,挂架组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挂篮架2上,两个震动电机6分别安装在挂篮架2与挂架组件4的连接处,两个震动电机6同时震动更加平稳,效果好。
进一步,还包括震动电机底座7,震动电机6安装在震动电机底座7,挂篮架2上设有凸耳21,震动电机底座7通过螺丝8安装在凸耳21上。当然,只要能带动电镀件震动,震动电机6安装在挂篮架2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震动电机底座7上设有连接件71,连接件71呈三角形,挂架组件4安装在连接件71上。这样,震动电机6震动通过震动电机底座7的连接件71传动到挂架组件4上,挂架组件4传动于挂具3,使得安装在挂具3上的电镀件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硅区熔拉伸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善刻蚀水膜均匀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