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锤式破碎机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36363.6 | 申请日: | 201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洲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立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3/282 | 分类号: | B02C13/2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 地址: | 563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锤式破碎机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锤式破碎机普遍存在更换破碎机内部的易损件难度较大的问题,须使用吊装工具或吊装设备,不仅所需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更换用时长,而且易对设备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锤式破碎机壳体,采用该壳体的锤式破碎机更换内部易损件简便快捷、破碎比增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锤式破碎机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前门、后门和端盖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铰接连接,上壳体上铰接有前门和后门,端盖固接于锤式破碎机壳体用于安装传动轴的端面上。
在所述上壳体的前门方向,前端铰接螺栓既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位置关系又铰接前门下端与锤式破碎机壳体的位置关系;在所述上壳体的后门方向,后铰接螺栓既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位置关系又铰接后门下端与锤式破碎机壳体的位置关系。
为防止物料阻塞在下壳体的端盖孔处影响飞轮及破碎锤的正常工作,在下壳体的端盖孔下方挖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锤式破碎机壳体,由于采用了上下分体的结构并且开有前、后门,为检修破碎机内部零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采用的端盖结构增加了破碎锤横向打击的范围、缩短了破碎锤与机壳内壁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破碎比和设备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锤式破碎机壳体前端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锤式破碎机壳体后端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锤式破碎机壳体的下壳体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锤式破碎机壳体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端盖,4前门,5前端铰接螺栓,6后门,7后端铰接螺栓,8破碎锤,9飞轮,10定位销,11传动轴,21凹槽,22端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上壳体上铰接有前门4和后门6,端盖3固接于锤式破碎机壳体用于安装传动轴11的端面上,为具体实施和设备维护的方便,端盖一分为二,端盖在上壳体上采用螺栓固接,在下壳体上可采用焊接方式固接。
为了实施的方便、降低设备安装的复杂度和充分节约成本,在上壳体的前门方向,前端铰接螺栓5既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又铰接前门下端与锤式破碎机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上壳体的后门方向,后端铰接螺栓7既铰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又铰接后门下端与锤式破碎机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为便于查看维护破碎机的内部零件,前门和后门的上端也分别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在上壳体上,需要打开前门或后门时,既可以仅打开其一个铰接端又可以将其两个铰接端都打开。在设备需要大修时,将铰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前端铰接螺栓或后端铰接螺栓卸下任意一个,即可以掀开上壳体进行操作。
如图3和图4所示,为防止物料阻塞在端盖处而影响飞轮9及破碎锤8的正常工作,在下壳体的端盖孔22下方挖有凹槽21,使停留在端盖处的被破碎物在重力和机器震动的作用下落在下壳体内部并进一步被破碎。
如图4所示,锤式破碎机是这样工作的:传动轴11带动飞轮9高速旋转,定位销10穿过飞轮9和破碎锤8,使飞轮和破碎锤随传动轴11高速旋转,从而实现破碎锤对被破碎物料的反复捶打实现破碎功能。但是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传统锤式破碎机的破碎锤距离机壳内壁距离较远,位于机壳内腔两侧内壁附近的物料往往无法被破碎锤打击到。采用端盖达到了增加破碎锤横向打击范围、缩短破碎锤与机壳内壁距离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破碎比和设备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立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市立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蒙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超细碎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