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135.9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潘英;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朱明华;俞诗永 |
地址: | 51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血笔。
背景技术
采血笔为一种能够驱使一刺针刺穿人体皮肤而能使血液流出的采血工具。
采血笔使用时,使其笔头端面先抵靠于人体皮肤,然后由采血笔的控制部操控驱使其内部一刺针产生快速冲出笔头端面再回弹的运动,由此能在人体皮肤上形成一极小的针刺伤口,以便于采血之用;但是,现有采血笔在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缺点:
如图1所示,现有采血笔01的笔头端面011通常设成平面状,当笔头端面011抵靠在人体皮肤02时,该部位的人体皮肤02呈平面状下压,此种下压作用促使该部位皮肤向外扩开,因此难以对针刺部位021产生挤压作用,不能很好地使血液在该部位凝聚集中;另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采血笔的刺针所造成的针刺部位021对于某些人而言,并无法提供足够的出血量,加上现有采血笔01的笔头端面011呈平面状而无法对针刺部位021产生较佳挤压作用的缺点,造成现有采血笔01的采血效果大受影响;当针刺部位021并无法提供足够的出血量时,医务人员一般用手捏持挤压针刺部位021周边的皮肤,以迫使血液往该部位凝聚集中使出血量能增加,由于挤压针刺部位021周边的皮肤时必然会针刺部位021的伤口被挤压,势必将造成被采血者二次痛苦,再者,人们用手捏持挤压针刺部位021周边皮肤时,其手部极有可能因为直接触及该针刺部位021而将手上的细菌、病毒传染至伤口上,造成细菌感染、病变的问题,更大幅提高采血笔使用上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挤压、采血成功率高的采血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血笔,包括笔头、笔体,其特征在于:笔头包括笔杆连接端及作用端面,作用端面为内凹面且设置有穿孔,该作用端面沿内凹面外周设置有凸缘,当笔头的作用端面抵靠于人体适合采血的部位时,能够借由凸缘部对皮肤产生环状挤压作用,并且内凹面(作用端面)提供被挤压的皮肤一个可凸起的空间,使该部位的皮肤能够隆起凸出而产生类似朝一中心集中挤压的效果,让血液朝该针刺部位凝聚集中,以确保该笔头进行单一次抵压便于该采血笔的后续操作;笔体包括开有空腔的笔杆、按钮及在笔杆内部设有与按钮依次连接的连接杆、刺针固定套,还包括弹簧,弹簧套在连接杆上,弹簧一端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笔杆下端连接;刺针固定套上设有刺针,当按下按钮,连接杆受力推动刺针固定套运动,刺针固定套带动刺针伸出笔杆刺破人体采血部位的皮肤,形成一极小的针刺伤口,然后松开按钮,在弹簧的作用下笔杆、连接杆、刺针固定套及刺针恢复至原位置,然而,针刺伤口流出足够的采血剂量,以便于采血之用。
当采血笔的刺针刺入人体采血部位的皮肤过浅则无法采血,当剌入过深则易于伤及皮肤内层组织,因此在所述的笔杆内部设置有按钮限位块,按钮限位块位于按钮被按下方向的前面,按钮限位块与按钮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定好,其距离即为刺针刺入皮肤的深度,这样克服了刺针刺入皮肤的深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笔头穿孔处设有密封薄膜,密封薄膜把笔头的穿孔进行密封,方便医务人员对该采血笔是否使用过做检查、判断,如果密封薄膜没有损坏则表明该采血笔没有使用过,可放心使用;如果密封薄膜损坏,则需要更换,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该采血笔笔头的设计特点,实现一次挤压并通过针刺便有足够的采血剂量流出,满足医务人员的采血需求;该采血笔设有按钮限位块,使刺针刺入皮肤的深度得以控制,确保采血能一次成功完成,避免被采血者受二次创伤;该采血笔在笔头穿孔处设有密封薄膜,方便医务人员对该采血笔使用前检查是否使用过,确保安全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采血笔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