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5159.2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乔;吴伟森;黄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佩乔;吴伟森;黄芳梅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吸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吸痰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护理、急救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吸痰器。现有吸痰器一般为电动吸痰器,不但成本高、笨重而不便于携带,更严重的是必须依赖电源才能工作,而急救医生经常需要出诊到户外甚至野外开展抢救工作,此种情况下一般不可能在病人身边找到电源,使电动吸痰器无法派上用场而耽误急救时间。同样,对于家庭护理而言,如果停电,则电动吸痰器也不能使用。
另外,为了确保负压有效传递到吸痰管末端,吸痰管的材质必须带有一定硬度(如果吸痰管太软,则吸痰管会被压扁而损耗负压力)。而现有吸痰器的吸痰管结构为普通的管状,其末端开口11位于吸痰管1端面,即吸痰管的管口,如图1所示,这样带来以下两方面问题:1、插入咽喉61后,吸痰管的开口11(即管口)朝下,而病人痰液61主要附着在咽喉壁上,因此吸痰管的管口不能正面对准痰液62,如图1所示,不容易迅速将痰液吸出,吸痰效率低;2、插入过程中,管壁横截面直接戳到病人咽喉壁,而且管壁薄、棱角较凌厉(如图1中A、B点所示),使病人产生较强不适感,甚至会戳伤病人咽喉壁粘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手动吸痰器,它可以在无电条件下使用,操作方便。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手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集痰瓶、连接管、负压部件,集痰瓶设有密封的瓶盖,吸痰管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盖,连接管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盖,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部件;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负压部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一筒腔,筒腔内设有活塞,在壳体的下端形成有握柄,握柄的前方设有可活动扣动的扳机,扳机通过传动杆连接并驱动活塞;筒腔前端设有第一单向气阀,第一单向气阀连接所述连接管,第一单向气阀的流动方向是从连接管流向筒腔;活塞上设有第二单向气阀,第二单向气阀的的流动方向是从筒腔内部流向筒腔外部;在筒腔内还设有对活塞施加推力的复位弹簧。
较好的是,所述吸痰管的末端呈半圆球形,吸痰管末端的开口位于吸痰管的侧面。
更好的是,所述连接管中间连接有调压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手动驱动,不需依赖于电源,且携带方便、体积小巧,成本低,特别适合于户外急救、家庭护理 。
2、负压部件可单手(右手)操控,使护理人员可腾出另一只手(左手)控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 。
3、吸痰管端面无需开口,因此其末端可封闭为半圆球形,这样插入咽喉过程中大幅度减轻对咽喉壁粘膜的刺激和损伤。
4、吸痰管末端的开口开设于吸痰管的侧面,因此该开口可以正面对准粘附于咽喉壁的痰液块,使痰块吸出容易,吸痰效率高。
5、可以通过调压阀调节连接管的流道截面大小,进而调节吸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吸痰管的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二)单向气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吸痰管末端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吸痰管末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吸痰管末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该手动吸痰器包括吸痰管1、集痰瓶2、连接管3、负压部件,集痰瓶2设有密封的瓶盖21,吸痰管1的一端插入集痰瓶的瓶盖21,连接管3的一端也插入集痰瓶的瓶盖21。
图2所示,所述负压部件包括壳体41,壳体41内形成一筒腔42,筒腔42内设有活塞43,壳体41上还开设有连通外界的气孔410。在壳体41的下端形成有握柄44,握柄44的前方设有可活动扣动的扳机45,扳机45通过传动杆46连接并驱动活塞43;筒腔前端设有第一单向气阀47,第一单向气阀47连接在连接管3的另一端,第一单向气阀47的流动方向是从连接管3流向筒腔42;活塞上设有第二单向气阀48,第二单向气阀的的流动方向是从筒腔内部流向筒腔外部;在筒腔内还设有对活塞施加推力的复位弹簧49。在壳体41前方还设有连接管支架31,连接管支架31分别与集痰瓶的瓶盖21、负压部件的壳体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附着安装在连接管支架31上,连接管3中间连接有调压阀32,该调压阀32安装在连接管支架31上,调压阀32的旋钮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佩乔;吴伟森;黄芳梅,未经陈佩乔;吴伟森;黄芳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5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式燃气警报器
- 下一篇:防止酒驾的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