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3097.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谢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仙平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杯壁内部抽为真空的不锈钢等材质制备的保温杯已经广为使用。由于其保温效果较好,从而极受欢迎。但是,该保温杯口部螺接或卡接的杯盖大多保温效果较差,从而热量从杯盖处大量流失,进而极大削弱了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同时,当利用该杯盖作为碗等容器盛放热水时,由于其热传导性较好,从而较为烫手,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杯盖,它具有保温效果较好,能够全方位保证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且其作为容器使用时,不会烫手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温杯盖,其螺接或卡接于保温杯上,所述保温杯盖包括外层和内层,且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内腔,内腔中为真空,同时,保温杯盖还设有抽气孔,且该抽气孔上设有密封块。
所述外层的上端面设有凹坑,抽气孔位于该凹坑内。
所述抽气孔的直径D为:0.5mm≤D≤3mm。
所述抽气孔的直径D为:D=1mm。
所述外层和内层为不锈钢制备的外层和内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保温效果较好,能够全方位保证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且其作为容器使用时,不会烫手。本发明的保温杯盖为双层结构,且内腔中抽为真空。这样,该保温杯盖和保温杯一样具有极好的保温效果。即,保温杯内的物质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温。同时,保温杯盖内部的真空能够阻隔热的迅速传递,从而其作为容器盛放热水时,不会烫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保温杯盖,其螺接或卡接于保温杯30上。该保温杯盖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且外层11和内层12之间设有内腔13。其中,外层11和内层12可以焊接在一起。当然,此时的保温杯盖用于和保温杯30螺接或卡接的螺纹或卡槽位于内层12上。同时,内腔13中为真空。为了为内腔13抽真空,保温杯盖还设有抽气孔112。当抽真空完成后,该抽气孔112上设有密封块20。该密封块20可以是钎封块。这样,该保温杯盖内的真空提高了该保温杯盖的保温效果,防止了保温杯内部热量的过快散发,且保温杯盖作为容器使用时,不会烫手。
优化的,外层11的上端面设有凹坑111,抽气孔112位于该凹坑111内。这样,不仅便于对内腔13进行抽真空操作,且抽真空完成且将抽气孔112密封之后,可以在凹坑111内设置装饰片,避免了抽气孔112的裸露。
进一步,该抽气孔112的直径D为:0.5mm≤D≤3mm。最优的,抽气孔112的直径D为:D=1mm。这样的抽气孔112的大小利于抽真空操作和密封。
为了外形美观,外层11和内层12可以采取不锈钢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仙平,未经谢仙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3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裤架
- 下一篇:一种从选矿含锡尾矿中分离回收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