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962.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标;梁健坤;满林香;廖熠;张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压缩机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供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压缩机供油机构,大多数通过在曲轴上开设轴向开设全通的油孔,曲轴一端增设离心风扇,曲轴另一端的法兰上连接与压缩机油池连通的上油管,工作时,在离心风扇的离心力作用下,曲轴一端出现真空状,润滑油被吸入曲轴的轴向油孔流出,在流经曲轴的法兰连接处时,并经曲柄旋转溅出的润滑油到气缸和法兰等零件和各表面,形成润滑和密封的作用,这种结构供油方式,装配零件多,安装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的压缩机的供油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包括压缩机外壳、电机、曲轴和压缩单元,所述曲轴套装于电机上并驱动压缩单元工作,电机、曲轴和压缩单元封装在压缩机外壳形成的密封容器内;所述曲轴与压缩单元连接部分的轴向开设有便于泵油的盲油孔,法兰套接处的曲轴径向设有与盲油孔连通的供油孔;所述压缩单元连接的曲轴端部设有与所述盲油孔连通并可随曲轴一起旋转的螺旋汲油装置,螺旋汲油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连通利用螺旋汲油装置随曲轴旋转离心力汲油的螺旋油道。
优选的,所述螺旋汲油装置包括轴连接固定于所述盲油孔的供油盘和盖板,供油盘上开设有多个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汲油的螺旋油道槽,盖板密封供油盘上螺旋油道槽形成多个螺旋油道,供油盘的中心开设有将多个螺旋油道与曲轴中心盲油孔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盲油孔设置于曲轴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螺旋汲油装置为多个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连通的螺旋供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单元连接的曲轴端部,设有与曲轴中心盲油孔连通并可随曲轴一起旋转的螺旋汲油装置,在螺旋汲油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连通的螺旋油道,利用螺旋汲油装置随曲轴旋转离心力汲取油池中油,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离心风扇、消音器外缘挡板、上油管、导油片等零件,只用将曲轴轴向中心改为盲油孔,可以大大的减少零部件数量及加工工艺,减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汲油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螺旋汲油装置的供油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压缩机外壳1、电机2、曲轴3和压缩单元4,所述曲轴3套装于电机2上并驱动压缩单元4工作,电机2、曲轴3和压缩单元4封装在压缩机外壳形成的密封容器内;在曲轴3与压缩单元4连接部分的轴向中心开设有便于泵油的盲油孔5,法兰套接处的曲轴3径向设有与盲油孔5连通的供油孔6;在压缩单元4连接的曲轴3端部设有与盲油孔5连通并可随曲轴3一起旋转的螺旋汲油装置7,螺旋汲油装置7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压缩机外壳1内油池连通利用螺旋汲油装置7随曲轴3旋转离心力汲油的螺旋油道8。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旋汲油装置7包括轴连接固定于所述盲油孔5的供油盘70和盖板71,供油盘70上开设有多个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汲油的螺旋油道槽700,盖板71密封供油盘70上螺旋油道槽700形成多个螺旋油道8,供油盘70的中心开设有将多个螺旋油道8与曲轴3中心盲油孔5连通的通孔72。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汲油装置还可为多个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连通的螺旋供油管(图中未示),利用与随曲轴一起旋转的螺旋供油管,从压缩机外壳内油池汲油向曲轴中心的盲油孔泵油。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卧式压缩机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离心风扇、消音器外缘挡板、上油管、导油片等零件,只用将曲轴轴向中心改为盲油孔,可以大大的减少零部件数量及加工工艺,减低生产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压缩机用阀片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调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