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集成同心配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833.1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方元;慕立俊;李安琪;李忠兴;曾亚勤;李宪文;巨亚锋;于九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同心 配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水井注水时所使用的桥式集成同心配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原油的短缺,如何提高已开发油田的原油采收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油田注水是油田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桥式偏心和常规偏心分注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在各大油田也越来越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这两种工艺技术均采用偏心分层配水作业。在进行油田注水时,均需要通过测试调配,使得注入的水流量满足要求。目前,我国油田的偏心分层配水作业在进行测试调配时,首先根据各油层的理论配水量和实际配水量及水嘴的损失曲线,粗略选择一个尺寸固定的水嘴,将其放入堵塞器中,用投捞器将堵塞器放入配水器中,然后用流量计测试各层的实际注水量。如果实际注水量达不到要求,则需要捞出堵塞器和水嘴,重新更换水嘴后再投入配水器中,如此反复,直至该层的注水量达到要求为止。这样,反复投捞更换水嘴,工作量大,仪器对接成功率低,同时,水嘴大小具有非连续性,调配精度差。
此外,如果采用上述的反复测试的方法进行测试调配,受井况、导向机构和测调仪器加工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大斜度井和深井上存在测调成功率低、效率低、作业风险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油田注水测试调配过程中,反复投捞更换水嘴,工作量大,仪器对接成功率低,调配精度差,且在大斜度井和深井上存在测调成功率低、效率低、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式集成同心配水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桥式集成同心配水器,其上接头、与上接头连接的主体筒、安装在主体筒内的活动筒、固定座及下接头:主体筒包括调节段和定位段,调节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注水孔,调节段沿着轴向设有至少一个桥式通孔,定位段的外周面间隔设有若干过水切口,过水切口与对应桥式通孔连通;下接头连接于调节段,调节段的内部设有一段内 螺纹;活动筒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筒内,且和主体筒具有相同的轴心,活动筒的外周面凸设有凸扣,且凸扣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凸扣将活筒筒与主体筒之间的间隙分隔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邻近定位段;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内分别容置有一个套在活动筒的外周面的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通过内螺纹及凸扣上的外螺纹,活动筒可沿着主体筒移动而压缩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活动筒的外周面于凸扣的下方固定有与活动筒连通的活动水嘴,活动水嘴与活动筒的轴心相同,且可操作地与注水孔连通,活动筒的第二端处设有调节孔;固定座固定在调节段内,且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筒的第一端及下接头相顶抵,固定座设有与活动筒连通的中心通孔;固定座的侧壁设有与中心通孔贯通的过流孔,固定座的外周面和活动筒的内周面之间设有收容腔,且收容腔与桥式通孔和过流孔均连通。
进一步地,调节段的内壁还固定有固定水嘴,且固定水嘴位于并封闭第二收容腔远离凸扣的一端;固定水嘴的出水口与注水孔相对;固定水嘴与活动筒的轴心相同,且活动水嘴内切于固定水嘴,并可操作地与打开固定水嘴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活动水嘴通过耐温耐压高粘性胶水黏合在活动筒的外周面;活动筒的凸扣的下方还固定设有活动水嘴套,通过活动水嘴套将活动水嘴与活动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接头通过一个连接筒与主体筒连接,主体筒容置在连接筒内,调节段包括第一连接端;上接头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第一端内,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第二端内。
进一步地,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连接筒的第一端内,第一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第二端内。
进一步地,定位段面向上接头,且定位段于过水切口之间的相对位置设有防转卡槽。
进一步地,桥式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扇形。
进一步地,调节段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端间隔相对的第二连接端,下接头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端的外周面,注水孔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
进一步地,上接头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下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二连接端上。
进一步地,下接头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流携液器
- 下一篇:气井井下简易超声雾化排水采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