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栽用棚架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237.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聪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文达 |
地址: | 中国台湾花莲***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栽用 棚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植栽用棚架杆结构,主要为一种方便棚架做搭配组装或独立架放使用的棚架杆件改良设计,将架杆本体以塑性中空固定长度成形,底端设成锥尖端状,方便插固使用,顶端形成一插组用置放槽,下半段的杆面设有间隔凸出的定位环及孔槽,方便植栽架设网面时,网线的卡固定位辅助,使棚架的架装使用,达到规格化量产经济及便利组合之实用功效目的。
背景技术
传统农用种植用的植栽用架具的组装,通常依种植之植物成长需要,以不等长度的竹竿或金属条杆等为架放杆件制作,以竹竿而言,将其削制成一定的长度,底端部予以削斜,方便直接插入到地面做插固实施,达到引导植物做依靠或攀附使用,由于竹竿的粗细及其表面间隔的环节不等长等等,加上取得不易,不仅不符规格化的使用需要,更形成种植场内植栽的不易管理,又以竹竿的取得使用,最令农民及消费者感到困扰则是,竹竿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风吹、日晒、雨淋,和因农具间的相互碰撞或置放地面被踩压等等因素,而产生破裂坏损情形,尤其是插组到地面底下的底端段,由于长期的浸润而会有腐蚀情形,传统通常会将坏损的部份锯除,即一般的锯短处理,即以长竿件转换成短竿件的使用,以确保使用损秏成本降到最低,惟在锯除后因为长度不足及破裂后,亦只能丢弃重新购置,而以农用的种植工作,通常一年四季不断循环,故其损秏的费用,一直是使用者极大的负担,加以金属制杆件的使用,其不仅搬运使用笨重不便,在材料成本高涨的今日,其购置成本之高,直接放置于田地间,更容易被偷丢失,形成使用不安全的情形,故如何开发一种具简便安全置放,又能兼具长时间使用,不易坏损,且可便利收置及操作使用的棚架组合杆件,其实有实际使用上之迫切改良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前述相关习用植物植栽攀爬用架杆插置束装于实用需要上之不便及不符植栽作业需要之缺点,并为使攀附植栽更符便利及多元使用需要,经悉心研究改良,终开发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植栽用棚架杆结构,以一塑制架杆本体,杆体下半段杆面上间设有凸出的定位环,并于杆面各环间设有凹孔槽,供植栽搭网的便利及植栽时的束装辅助,以符合种植时的多元使用需要组装,有效克服现行竹制杆件于实际使用上所造成之诸多不合用缺失。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发明目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以塑制成型的架杆本体,依插固需要,底端形成锥尖端,杆顶端设成插组连接用置放槽,供架杆可方便为独立插置或交叉组装,或相邻架杆本体插组后,以连杆件架装连结成棚架状的架设用,架杆本体的下半段杆面间设的定位环凸出,形成架网时网线的简便定位辅助,而杆面间设有凹孔槽,供植苗成长时的束装便利使用,使同一架杆本体可方便种植时的多元变换组用,又可达到符合植物攀附成长之便利实用安全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栽用棚架杆结构,包含有一直杆状的架杆本体和用以连结成棚架用的连杆件及网面构件;其特征在于:直杆状的架杆本体底端被设成锥尖端,杆体顶端设留开口槽状的置放槽,槽体边面中央及向下间隔适当位置分设有锁装用穿孔,架杆本体的下半段杆面上等分设留数个环绕凸出的定位环,并于定位环的间隔杆面上设留有凹落的孔槽,构成具多元变换组装使用的架杆本体结构装置。
优选的,定位环间隔杆面上所设凹落孔槽可以贯穿孔进行设置。优选的,架杆本体外观被设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的造形。优选的,架杆本体被制作成形为塑质中空管形,内部以肋片补强。优选的,架杆本体交叉组接,且固定螺杆穿置锁接组装成型。优选的,架杆本体顶端的凹落置放槽供连杆件进行置放锁装。优选的,架杆本体杆面凸出的定位环以矩形截面进行凸出,供网面的网线进行简便卡固定位。优选的,架杆本体顶端的置放槽可供网面架装时网线进行卡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栽组装架杆本体之立体外观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架杆本体组装使用实施例示意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架杆本体交叉状组装使用外观参考图。
图4是图3另一种实施例使用示意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架杆本体棚架组装实施例参考图。
图6是图5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贵审查委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谨以一实施例图式配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聪,未经陈建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炒茶机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视固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