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式盲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749.8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73;H01R24/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式盲插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浮动式盲插组件,该组件是分别应用至一电子装置及另一电子装置上,以使所述电子装置能通过该组件相互电气连接且彼此传输信号。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及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纷纷被开发问世,所述电子装置不仅在种类上有飞跃性地成长,且其价格亦日益低廉,令使用者得以享受各类电子产品所提供的诸多功能,着实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莫大的便利性。为了使所述电子装置能相互电气连接且彼此传输信号,所述电子装置皆会设置有各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以便能由所述连接器与其他电子装置相互电气连接。可想而知,连接器在系统与系统、装置与装置及组件与组件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为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需要的基础组件,且其质量与稳定性更是直接影响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并与电子系统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
受限于各种电子装置的构造设计,并非所有连接器皆能被设计在人们可轻易目视的位置,举例而言,当一连接器组件被隐藏在一壳体背板的后方、壳体内的一安装空间中或是电子装置内的一凹陷区域时,用户便无法直接观察确认该连接器组件的位置及角度,此时,若使用者希望能将另一连接器与该连接器组件组装成一体,由于无法确认该连接器组件的位置及角度,要将该另一连接器准确地组装至该连接器组件便显得非常困难。有鉴于前述问题,许多能通过盲插连接(blind mate connection)的方式相互组装的连接器逐渐被开发问世,在所述连接器所构成的盲插组件中,厂商会先将相互对应的连接器设计在各别电子装置的相互对应的位置上,且通过对所述连接器的构形进行设计,令使用者仅需将相互对应的电子装置组装成一体,便能轻易地将所述连接器相互组装成一体,且使所述电子装置电气连接。所述盲插组件可被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比如复印机的构件、计算机、电信设备及其他类似应用领域,大幅提升各种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
虽然,所述盲插组件有效简化了用户将各种电子装置相互连接时的操作过程,惟,由于已知盲插组件多是固设于电子装置的背板上,且在用户将电子装置相互组装成一体的过程中,该盲插组件的各连接器在位置上仍难免有些微误差,因此,该盲插组件的各连接器极易在组装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此时,若使用者在操作时使用的力道较大,便可能使所述连接器的外壳或安装所述连接器的背板受损,更有甚者,若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因相互碰撞而受损,更会直接影响所述盲插组件所传输的信号质量;再者,由于已知该盲插组件的各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多是直接与各该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相互焊接,在所述连接器长期且重复受到碰撞之下,更可能因其焊接点受损而导致电气短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盲插组件,能在用户将各种电子装置相互连接的过程中,有效地缓冲所述连接器间相互撞击的力道,进而避免该盲插组件的所述连接器因长期插拔碰撞受损而影响其传输信号的质量与稳定性,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已知盲插组件多是固设于电子装置的背板上,极易在长期插拔的过程中碰撞受损,进而影响其传输信号的的质量与稳定性,创作人乃根据其长年服务于相关产业的经验,结合自身所学并经过多次改良,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动式盲插组件,以期能由本实用新型改善已知盲插组件的诸多缺陷,大幅提升该盲插组件传输信号的质量与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水机真空保温热罐组件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内胆上的水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