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612.2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玲;黄伟峻;黄信福;李晟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燕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体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的车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自行车的车架包括一前三角及一后三角,前三角是由上管、下管及座管所围构,而后三角则是由后上叉、后下叉及座管所围构,其中上管及后上叉是分别连接于座管近顶端的位置,而下管及后下叉则分别连接于座管近底端的位置,如此设计容易在座管与其他管件的接点位置产生应力集中,也间接导致了以往车架大都是以强度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现象。目前虽也有人尝试以纤维复合材料来制作车架,但是在管件接合处的结构强度仍然不足,且通常需要在管内额外设置补强肋来提高结构强度,但此法在加工上较为复杂。
显然,以往以前三角及后三角为结构主体设计的自行车车架,由于结构强度的考虑,对于材质的强度要求较高,导致可供选用的材质有所局限。
因此,如何克服长久以来自行车车架主要由前三角、后三角构成的迷思,以及如何从结构上改变车架受力分布的情形,是本实用新型首要着眼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缓应力集中于座管情形的自行车车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板10,具有一上头管结合段11、一上后叉段12及一上座管结合段13连接于所述上头管结合段11及上后叉段12之间,所述上后叉段12包括二后上叉121分别自所述上座管结合段13朝后延伸,所述上板10呈向上弯曲的弓形;一下板20位于所述上板10下方,具有一下头管结合段21、一下后叉段22及一下座管结合段23连接于所述下头管结合段21及下后叉段22之间,所述下后叉段22包括二后下叉221分别自所述下座管结合段23朝后延伸,所述下板20呈向下弯曲的弓形,且所述上、下板10、20的整体呈眼形;一前连接件30,连接所述上、下头管结合段11、21的前端;二后连接件40,分别连接所述二后上叉121及其对应后下叉221的后端;一座管单元50,连接所述上、下座管结合段13、23。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板10具有一底面14,所述下板20具有一顶面24,所述前连接件30包括一前连接部31及一头管32设于所述前连接部31,所述前连接部31具有一第一上连接面311及一第一下连接面312,所述第一上连接面311与所述上板10的底面14相接,所述第一下连接面312与所述下板20的顶面24相接。
所述上头管结合段11具有一上头管设置孔111,所述下头管结合段21具有一下头管设置孔211,所述头管32包括一头管上段321及一头管下段322,所述头管上段321自所述第一上连接面311朝上突出,所述头管下段322自所述第一下连接面312朝下突出,所述头管上段321及头管下段322分别穿设于所述上、下头管设置孔111、211。
所述上板10具有一底面14,所述下板20具有一顶面24,各所述后连接件40包括一后连接部41及一后轮轴接部42设于所述后连接部41,所述后连接部41具有一第二上连接面411及一第二下连接面412,所述第二上连接面411与所述上板10的底面14相接,所述第二下连接面412与所述下板20的顶面24相接。
所述上板10具有一底面14及一上容置孔131设于所述上座管结合段13,所述下板20具有一顶面14,所述座管单元50包括一座管中段51,所述座管中段51具有一第三上连接面511、一第三下连接面512及一中段管身513设于第三上、下连接面511、512之间,所述第三上连接面511与所述上板10的底面14相接,所述第三下连接面512与所述下板20的顶面24相接,所述中段管身513定义有一座管插设孔514,所述第三上连接面511具有一上开口515连通于所述座管插设孔514及所述上板10的上容置孔131。
所述上板10具有一顶面15,所述座管单元50更包括一上延伸段52,所述上延伸段52具有一上封板521及一上延伸管522贯设于所述上封板521,所述上封板521与所述上板10的顶面15相接,所述上延伸管522具有一下管部523自所述上容置孔131及上开口515插入所述座管插设孔5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