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的预封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560.9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光;韩伟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封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芯的角位压印的预封装机,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外壳的封装主要包括硬包装(铝壳、钢壳等)封装和软包装(铝塑模等)封装,相比较而言,软包装封装的外壳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轻便性和灵活性,而且成本更低,但是采用软包装封装的外壳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铝塑模材料的基体较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破损,而且破损的位置几乎都是发生在电芯的角部,业界称之为“角位破损”。特别是对大型号的电芯来说,常因电池本身的重量及转移反折等原因而造成尖角、出现角位破损。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手工压角位工艺来防止“角位破损”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种压角位工艺可使电芯的角度圆滑,杜绝成尖角情况,防止角位破损不良产生;但手工压角位有以下缺点:1、整个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流水线作业的情况下,工位设置较多,成本增加且生产效率低下。2、由于是采用人工操作,每个人的力度控制大小不一,又因为操作工位是在电芯的一个顶角处,同时采用顺角位方向画“2”字样式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法易出现不到位或过压的情况,使压印的封印与电芯的主体之间的距离无法保持一致,使得产品存在安全隐患;3、手工压角位大都在常温下操作,留入下一工序后易反弹、继续形成尖角,当操作用力过大时易使铝塑膜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芯的预封装机,它能够避免“角位破损”情况的发生,同时可节省人力,提高操作的一致性,能够使压印的封印与电芯的主体之间的距离一致,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的预封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基准平台、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气缸和至少一组封装机构;在电芯基准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压制槽;所述封装机构包括第一封头、第二封头和尺寸调整块,第一封头设于压制槽中,第二封头设于第一封头的正上方、其顶端与气缸的控制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封头的形状相同、均为“T” 字形,它们之间呈上下对称布置;所述尺寸调整块可活动式地安装在电芯基准平台上。
开始压角位前,先根据产品型号调整各尺寸调整块的距离,保证“T”型的第二封头下压时,压印的位置与电芯顶角边的距离处于0.1mm∽0.3mm范围以内,调整好后,固定好各尺寸调整块;通过电芯基准面放入电芯后,由气缸带动第二封头下压,从而完成压角位的操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直角处都设有过渡圆弧。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封装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三组或四组,与之对应,压制槽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四个。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各个第二封头都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控制输出端固定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连接件与各个第二封头之间还设有加热体。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连接件与加热体之间还设有隔热云母。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机架的截面形状为“Π”型、其两个侧面设有散热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字形小封头,在封头的直角处设有过渡圆弧,由气缸带动封头工作,可节省人力,提高操作的一致性,使压印的封印与电芯的主体之间的距离一致,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封头上设有可调温的加热体,当机器工作时可提供具有一定恒温温度的预封,改善了手工常温下封装易反弹、损伤铝塑膜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压力、温度、下压时间来更好的达到角位的预封装的效果,同时可以一次预封装多个电芯,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用钛网式椎体融合器
- 下一篇:双目显微三维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