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192.8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宪华;刘防;郭进才;杨建林;穆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拧转螺栓的扳手包括简易的T型、L型杆式扳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又开发出了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套筒扳手、棘轮扳手等。常用的棘轮扳手包括手柄以及设置在扳手头部的棘轮装置,整个棘轮装置设置在头部的壳体内,棘轮装置设置有内孔或下方安装一个套筒,内孔或套筒端部与外六角螺栓头部配合;而拧转内六角螺栓时需要更换另外一把扳手,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采用一把扳手同时实现内、外角螺栓拧转工作的组合式棘轮扳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棘轮扳手,包括手柄和设置在手柄端部的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包括圆环形的壳体、壳体内部与其转动配合的棘轮装置,棘轮装置中心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下方安装一个套筒或活动连接一个固定部,套筒或固定部上端的内缘与连接体头部配合径向限位,套筒下端内部设有正多边形通孔,固定部下端设有与其固定安装的正多边型棱柱。
所述正多边型棱柱与固定部采用螺纹形式或焊接形式固定连接。
所述正多边形通孔和正多边型棱柱为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形式。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棘轮扳手的功能部内设置可方便拆装套筒和末端设有正多边型棱柱的固定部,不仅满足了扳手在没有足够转动空间的特殊使用要求,并且可以根据内、外角螺栓形式快速更换连接孔内插装的作用部分,方便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2)作为改进,所述正多边型棱柱与固定部采用焊接形式或螺纹形式固定连接,焊接连接结构简单、紧凑,螺纹连接可方便作用部分的更换;
(3)作为改进,所述正多边形通孔和正多边型棱柱设计为为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头部形式的螺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扳手未安装套筒和固定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手安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扳手安装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手柄;2、壳体;3、棘轮装置;4、连接体;5、套筒;6、固定部;7、棱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棘轮扳手,包括手柄1和设置在手柄1端部的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包括圆环形的壳体2、壳体2内部与其转动配合的棘轮装置3,棘轮装置3中心设置有连接体4,连接体4下方安装一个套筒5或活动连接一个固定部6,套筒5或固定部6上端的内缘与连接体4头部配合径向限位,套筒5下端内部设有正多边形通孔,固定部6下端设有与其固定安装的正多边型棱柱7。
所述正多边型棱柱7与固定部6采用焊接形式固定连接。
所述正多边形通孔和正多边型棱柱7为正六边形形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正多边型棱柱7与固定部6采用螺纹形式固定连接,所述正多边形通孔和正多边型棱柱7为正五边形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组件错位辅助装置
- 下一篇: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