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30224.2 | 申请日: | 2012-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存;周志东;何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 地址: | 214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上升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焦炉上升管绝大部分均无余热回收系统,大量热量通过喷入氨水冷却损失掉。目前研究开发的各种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回收荒煤气余热大部分都用于产生低压饱和蒸汽,技术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使其不能大规模工业化推广使用。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焦油蒸汽结焦一直使得上升管换热器难于长久稳定运行。尤其是余热系统长期运行焊缝开裂,余热系统大量漏水进入焦炉碳化室,影响生产或者损坏焦炉炉体,造成大的损失。
目前人们荒煤气上升管余热技术的应用有两种基本态度,一种认为技术可行,主张积极推广应用;另外一种持反对意见,认为技术不可靠,余热系统会威胁焦炉安全生产。由此可见,余热系统的安全性,成为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长期稳定运行,且不影响焦炉生产的焦炉上升管换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包括柱形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设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侧壁竖直设多个环形换热管,所述的环形换热管一侧部设水夹套。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在于,所述的进口为烟道下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在于,所述的出口为烟道上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在于,所述的多个环形换热管排列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突破以往将换热器布置在上升管内部的局限(比如因与煤气直接接触易结焦、冲刷剧烈等安全隐患),充分发挥换热器内置的优点(比如换热系数更大),利用单根热管损坏不影响系统运行的特点来避免其安全隐患。
2、采用环形热管作为换热器,而热管是一种超导型换热设备,比常规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佳。
3、 不影响焦炉原有操作工艺,可有效避免大量漏水进入碳化室;可安全稳定运行,单根热管损坏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采用热管换热,换热性能比常规换热器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为烟道下法兰、2为烟道上法兰、3为环形换热管、4为水夹套、5为上联箱、6为下联箱、7为进水口、8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焦炉上升管环形热管换热器,柱形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设烟道下法兰1和烟道上法兰2,换热器本体侧壁竖直设多个环形换热管3,环形换热管3一侧部设水夹套4。多个环形换热管3排列呈圆柱形。
焦炉荒煤气从烟道下法兰1进入,从烟道上法兰2流出,在此过程中冲刷环形换热管3进行热量交换,环形换热管3吸热之后加热水夹套4中的给水,而水夹套4中的给水是由进水口7和下联箱6进入,并从上联箱5和出水口8流出。
该环形热管换热器与烟气接触的是环形换热管3,余热系统内的水位于水夹套4内,当热管损坏发生泄漏,只是单根热管内的水泄漏,由于单根热管内的水量很少,泄漏不会影响生产,更不会对焦炉设备造成损坏,可以从根源上保证余热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不会对焦炉生产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0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胸罩的钢圈
- 下一篇:一种光传送网中共享保护的方法、第一节点设备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