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装器件的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898.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测试工装领域,尤其是贴装器件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无引脚贴装元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线路中,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拆装容易等优点。由于没有引脚,在对这类电子器件进行测试时需要专用的夹具来保证元件的电极与电源的电气连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0520121438.1中公开了一种无引脚贴装电子器件测试夹具。该夹具包括一个U型的固定架,内有可调节位置的导电压板;使用时,将元电子器件的引脚置于U型固定架内,所述导电压板在弹簧作用下夹紧所述贴装电子器件的电极,再通过导线将导电压板与电源电极连接。该夹具一次只能夹紧元电子器件的一个电极,因而需要成对使用。此外,由于该夹具的结构过于简单,弹簧与导电压板的连接结构只能保证压紧,没有导向作用,使用时可能会把电子器件迸飞,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将电子器件安装到所述夹具时步骤繁琐,造成测试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无引脚贴装电子器件测试夹具导向性能差、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测试效率低的问题,进行研究改进,提供另一种贴装器件的测试夹具,从而提高电子器件测试时的安全性能和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装器件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安放在机架上的导向板、固定板和压紧装置;所述导向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导向板的下面,所述固定板中穿通固定有导电弹性探针;所述导电弹性探针垂直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导电弹性探针伸入所述导向板中的通孔内,其上顶针的头部与被测电子器件底部的电极位置对应;导向板的所述通孔的上方安装有所述压紧装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弹性探针的导电上顶针的头部与导向板上表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无引脚贴装电子器件的厚度;
所述导向板中的通孔的形状与被测贴装电子器件的形状相同;
所述压紧装置的结构如下: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导向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的一端与压头悬臂一端的下部铰接,所述固定座上部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板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板的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头悬臂一端的上部铰接;第二铰接板与第一铰接板连接的一端延伸有手柄;所述压头悬臂的另一端与压头连接;
所示导电弹性探针的结构如下: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中心孔中装置有外壁带限位台阶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尾部从外壳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尾部安装有导电下顶针,所述套筒内顺序装置有弹簧、导电上顶针,所述上顶针从与所述外壳体另一端连接的密封盖板的中心孔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贴装电子器件的测试夹具使用方便,夹紧时只需要将电子器件放入导向板中的通孔中,然后扳动把手即可完成夹紧,装夹方便。
2、所述通孔按照被测电子器件的形状设置,具有导向作用,并有压头压紧,因而不存在迸飞等安全隐患,还可以便于操作者放置被测电子器件。
3、导电弹性探针的套筒、密封盖板对导电上顶针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导电上顶针能够竖直向上抵住被测贴装电子器件的电极,定位及导向准确,保证可靠接触,还可以避免导电弹性探针因长期使用而出现摇晃、歪倒等问题。
4、压紧装置采用四连杆结构,其中的三个连杆分别被作为固定座、压头悬臂和手柄,充分利用了四连杆机构的力学特性,在保证使用便利的前提下简化了压紧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处于夹紧状态的贴装电子器件的测试夹具侧视图。
图2为处于开启状态的贴装电子器件的测试夹具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探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贴装器件的测试夹具,包括水平安放在机架4上的导向板1、固定板2和压紧装置5;导向板1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一种无引脚贴装电子器件6的形状相同;固定板2连接在导向板1的正下方,固定板2中固定安装有导电弹性探针3;导电弹性探针3垂直于固定板2,导电弹性探针3的头部伸入导向板1中的所述通孔内,导电弹性探针3的导电上顶针14的头部与导向板1上表面间的距离小于无引脚贴装电子器件6的厚度,同时上顶针14的头部应当对准贴装电子器件的电极位置;压紧装置5固定在导向板1的上侧,处于压紧状态时,压头7的下表面紧贴所述导向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导向板1中的通孔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计量耗能仪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体三维流速场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