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846.3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珍;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应用到扬声器作为其发声部件(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因此,人们对扬声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一种相关技术的扬声器,其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收容所述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盆架。由于受到整体尺寸大小的限制,所述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尺寸受到制约,从而限制了所述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的性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更优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中至少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部环绕所述第一磁体部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第二磁体部上的垫片,所述垫片设有面向振膜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振膜的外周缘固持于所述垫片的上表面上,所述垫片设有连通所述扬声器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用于平衡声压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都为永磁体,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分别贴附于所述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上的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所述垫片的下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二极芯。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部与下夹板一体设置,所述第二磁体部为永磁体,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二磁体部上的第二极芯,所述垫片的下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二极芯。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部与下夹板一体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为永磁体,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磁体部上的第一极芯,所述垫片的下表面贴附于所述第二磁体部。
优选的,所述缺口有4个,且所述4个缺口关于所述垫片的长轴或短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一盖接于所述振膜上的中空状结构的前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省略了盆架,克服了相关技术的扬声器必须要有盆架的技术偏见,从而在扬声器的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最大化,扬声器的性能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第一种磁路系统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第二种磁路系统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第三种磁路系统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垫片缺口形成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垫片缺口形成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垫片缺口形成方式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100,其包括有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和驱动所述振膜21的音圈22。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下夹板30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夹板30上的第一磁体部31和第二磁体部32,所述第一磁体部31和第二磁体部32中至少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部32环绕所述第一磁体部31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31之间形成磁间隙(未标号),所述音圈22的下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固持于所述第二磁体部32上的垫片33。所述垫片33设有面向振膜21的上表面331和与所述上表面331相对的下表面(未标号),所述振膜21的外周缘210固持于所述垫片33的上表面331上。所述垫片33设有连通所述扬声器100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缺口333。所述缺口333将扬声器100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相连通,可以平衡扬声器100内部的声压。所述缺口333有4个,且所述4个缺口关于所述垫圈33的长轴或短轴对称。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一盖接于所述振膜21上的中空状结构的前盖1。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磁路系统是指能够产生磁场,且产生的磁场可受到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影响的各元件的组合。
所谓下夹板不局限于平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的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中至少一个为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路反馈式机械调节系统
- 下一篇:麦克风降噪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