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078.1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建;殷克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防护 避险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险救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矿井作业施工现场排险避难的具多重保护的避险救生舱。
背景技术
我国的矿井分布着许多深井矿,在矿井下的隧道或者涵洞施工作业时,因高温、冒顶、透水等因素给开采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对井下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设置矿用救生场所,目前运用广泛的避难救生场所是建造在井下的屋形固定避难场所,但是这样的避难场所建造成本高,且由于是固定的,对井下环境的适应性差,无法在发生矿难时作出有效的反应,保护井下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且耐高温,防水,防毒气等性能较差,并不十分适宜井下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
深井高温实施爆破施工的矿井,在爆破期间其施工人员缺少保护安全场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运行成本低,防护效果好且能够为高温矿井施工人员提供休息、避险的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包括舱体,舱门,所述的舱体由中空管状柱体固定连接或由多个中空管状柱体通过两端形成的内法兰两两连接组成;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一端开口设有前侧板并在所述的前侧板下设有舱门,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组另一端开口设有后侧板。
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的横截面呈圆形、矩形、拱形、椭圆形、梯形及其任意两组形状的组合形式。
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内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之间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舱体内壁设有内饰板。
所述的舱门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与舱门密封连接。
所述的舱体下方设有两组或多组舱轮,所述的舱轮至少一组是转向舱轮。
所述的舱体内设有制冷内机。
所述的舱体尾部设有制冷外机,所述的制冷外机的上方设有外机护板。
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直流备用电源与UPS控制主机。
所述的舱体底部两端各设有拖耳,所述的拖耳一端与转向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舱体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舱体内贯穿压风穿舱件,所述的压风穿舱件与舱体密封连接。
所述的舱体内贯穿通信穿舱件,所述的通信穿舱件与舱体密封连接。
所述的舱体内贯穿供水穿舱件,所述的供水穿舱件与舱体密封连接。
所述的舱门上方设有舱门护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重防护避难救生舱,由于舱体由中空管状柱体构成,使得舱体结构坚固,且舱体的两端各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的主视图;
图2为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的右视图;
其中:1.舱体,2.中空管状柱体,3.内法兰,4.前侧板,5.舱门,6.后侧板,7.加强筋,8.保温层,9.内饰板,10.观察窗,11.舱轮,12.制冷内机,13.,制冷外机,14.外机护板,15.拖耳,16.压风穿舱件,17.通信穿舱件,18.供水穿舱件,19.舱门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重防护避险救生舱,包括舱体,舱门,所述的舱体1由中空管状柱体2固定连接或由多个中空管状柱体2通过两端形成的内法兰3连接组成;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2一端开口设有前侧板4并在所述的前侧板4上设有舱门5所述的前侧板4与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2密封连接,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2另一端开口设有后侧板6,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2的横截面呈圆形、矩形、拱形、椭圆形、梯形及其任意两组形状的组合形式,所述的中空管状柱体2内设有加强筋7,所述的加强筋7之间设有保温层8,所述的舱体1内壁设有内饰板9,所述的舱门5上设有观察窗10,所述的观察窗10与舱门5密封连接,所述的舱体1下方设有两组或多组舱轮11,所述的舱轮11至少一组是转向舱轮,所述的舱体1内设有制冷内机12,所述的舱体1尾部设有制冷外机13,所述的制冷外机13的上方设有外机护板14,所述的舱门5上设有拖耳15,所述的拖耳15与舱门5固定连接,所述的舱体1内贯穿压风穿舱件16,所述的压风穿舱件16与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的舱体1内贯穿通信穿舱件17,所述的通信穿舱件17与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的舱体1内贯穿供水穿舱件18,所述的供水穿舱件18与舱体1密封连接,所述的舱门5上方设有舱门护板19,所述的舱门5为双向开启的密封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建;殷克,未经蔡建;殷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